看着学长学姐去年秋招的战况,说不焦虑是假的。但最近刷招聘信息时发现,有不少公司已经开了,与其陷在还没完全准备好的焦虑里,不如先把这波新开的秋招抓住,当是给自己的 冷启动信号。
在牛客里我应该算不上最卷的那一波,按照社区里牛友的惯例,分享一下我自己的准备计划吧。
技术能力:补项目,刷基础
我们专业想冲技术岗,项目经历和基础知识是硬通货。我跟着导师参与了一个基于 FPGA 的信号处理项目,从需求分析到模块调试,尽可能把每个环节的技术逻辑吃透;平时也会多刷算法题,打好坚实的数理和计算机基础,毕竟面试里,基础问题肯定是绕不开的。
信息收集:盯赛道,列目标
我把目标行业圈定在芯片、通信、智能硬件领域,然后逐个研究企业:哪些是行业头部,哪些是潜力新星,哪些公司的业务和我的研究方向更匹配。像专注自主处理器内核研发的思朗科技,我就格外关注,因为它的技术方向和我意向的领域高度契合,
简历和面试:改了又改,模拟了好几轮
简历前后改了5版,先是找学姐要了模板参考,也在牛客发过帖子问修改意见,把项目经历里的技术亮点和落地成果打磨得更清晰;面试也拉着同学模拟了好几轮,从自我介绍到项目细节追问,尽量做到被问到的时候不卡壳。现在看到秋招开启,感觉这些准备终于能派上用场了。
我的投递计划
最近看到不少企业开启提前批或第一批秋招,我给自己定了个小目标:每周至少投递3家匹配度高的公司,同时做好进度记录。
这两周我已经投出 3 份简历,其中就包括思朗科技的算法工程师岗位,他们的招聘页面把岗位职责写得特别细致,就觉得这个方向我能接住,赶紧针对性修改简历,突出自己在算法优化和项目协作中的经验,然后果断提交了。
哪怕现在只是冷启动阶段,每投一家、每参与一次面试,都是在为秋招高峰积累经验(当然也可能已经高峰了)。
最后想和同届的朋友们说:焦虑是正常的,但别让焦虑绊住脚步。秋招是场持久战,现在新开的岗位就是先遣机会,抓住它们,一边投递一边完善自己,慢慢就会进入状态。希望我们都能在今年的秋招里,找到为自己敞开的那扇门。
全部评论
(12)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