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我在携程的第三年,有一说一。。。
头像
SSLucian
编辑于 09-24 18:08 上海
+ 关注

我在携程的第三年,有一说一。。。

作为一个在北京上学的湖南人,我从未想象过自己可能会去上海工作。然而我就是来了,并且是为了携程而来到上海,正式工作是23到今年,在这个中国最大的OTA工作了2个年头。

我在选择职业道路时,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决定。不是说喜欢写代码就继续做技术工作,不喜欢写代码就直接选择非常稳定的工作。实际上,需要考量的因素也是挺多的,最开始我是来携程实习的,也是得益于这份实习吧,我感觉自己也有了对未来职业发展比较清晰的点。

22年,我终于获得了携程的实习机会,这成为了我了解公司的重要窗口。

携程初印象

我觉得携程比较好的地方,一方面是对新人比较友善,校招新人包括实习生都会有一个带教导师帮扶,如果有什么问题或者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比如最开始对业务的上手,带教导师都会事无巨细、给到最具体的支持。包括我未来的发展规划上,导师都会给与帮助。所以我的实习算是收获满多的。

另外一方面是,我的业务会非常明晰。比如你需要做什么?你需要负责什么?你在工作期间会非常明确。此外在任何环节,如果有不懂的地方,也可以找同业务的或者业务上下游去咨询,而且对个人在这个领域开展工作会非常方便。

志同道合的伙伴

实习这段时间,通过与来自不同学校和专业的同学交流,也了解到了很多不同专业的工作方式,也算是有很多不同认知的输入,这些经历让我认识到自己更适合携程的工作氛围。每周的部门技术分享会让我能接触到不同领域的技术实践,这些内容不仅拓宽了技术视野,还能直接应用于日常工作。

还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点,携程公司命名的一个企业文化,ctrip,其中 t 代表的是一个teamwork,p 代表的是partner。公司可以找到各种各样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就算他们不是你特别熟悉的同事,在进入一个新的业务的时候,也会给到一种相辅相成的感觉。

我有一个爱好,跑长跑、马拉松,刚来携程的时候,发现有一个跑步群,每周都有安排夜跑活动,是一群比较固定的兴趣搭子,说起来也跟上大学时候差不多,会有一些自发的兴趣社团,是缓和工作压力比较不错的方式。

关于成长

我觉得实习的成长更多是学会了解决问题的能力,毕竟在学校没有办法接触到比较现实的业务问题,但往往一个模型在应用于实际的时候就会面临很多种类多问题,那么就需要你去排查定位、解决,这也是在学校里无法去认知到的东西。

我本来以为会加入大厂是会有比较分明的层级制度,但是跟 leader 也好,跟其他团队同事的工作合作也好,都是一个非常公开、透明、开放的一个交流过程。公司会举办各种各样的技术分享会,参加技术分享会的同学会把这些东西带到自己,给自己带来提升的效果。

之后就在携程顺利转正了。

从进公司开始,我把自己放在一个工作的执行者的位置上。我的职业规划是逐渐会变成一个某个业务的owner,再变成去推动某些技术方案的一些开发。未来,对于自己的业务,要有主人公的意识,主动地去推动各种技术方案,各种技术方案的落地,引进一些新技术到我们自己的项目当中去,作为一个推动者角色。

关于技术

说到技术,就拿携程的国际业务举例子。现在是各种的 AI 技术、智能推荐、算法的推荐,这些会更加地融入到携程的旅行全流程当中。在开发过程,也要去根据不同的国家地区,去匹配他们的多语言、多币种、多文化,根据他们那边的语言习惯,出一些不同的文案之类。携程也在行业内处于较领先的地位。

由此可知公司对技术人才的投入了,是非常实在的。最明显的是资源倾斜,从顶配的硬件支持到鼓励技术创新的内部孵化机制,都能真切的感受到。每周的技术分享会,常能听到不同团队的实战经验。

写在最后

现在找工作确实压力大,并且校招的时间很长,之前我的座右铭是“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哪怕秋招再艰巨,也一定会遇到你心中的梦中情司。所以大家一定要坚持,多手段准备、心态上也积极一些,终将能取得满意的结果,也欢迎大家来携程跟我做同事呀。

全部评论

(8) 回帖
加载中...
话题 回帖

近期热帖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