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 25 届技术应届生,去年在学长推荐下投递了瓴岳科技的实习,才发现原来真有低调但很宝藏的公司。先给大家科普下我们公司,瓴岳科技是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基础的金融科技集团,跟蚂蚁金服,度小满,信也科技等算是同类行业,只是一直太低调不被同学们所知。借着秋招还没有开始,想通过分享我的这段经历给学弟学妹们,或许能帮你打开新的选择思路。
先简单介绍一下我的背景吧,本硕都在中山大学,计算机方向,研二暑期在我学长的推荐下,拿到瓴岳科技实习offer,最终也顺利获得转正机会。在这之前,我有过一段互联网大厂的算法实习经历,也正是两段经历的对比,让我更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一、从偶然了解到实习选择
选择瓴岳科技的契机很偶然,学长给我说这家公司的创始合伙人基本都是复旦大学计算机系毕业的,很多技术大佬来自谷歌、微软、Facebook、腾讯等知名大厂,而且做的是实实在在的技术落地项目,员工们都调侃公司是金融科技中的“外企”,因为氛围跟Facebook很像。对于技术er来说,我还是很关注公司的技术背景、氛围、长期职业发展等等,所以我也算是被瓴岳科技独有的金融科技技术实力、高管团队的背景以及行业发展潜力所吸引吧。
在实习之后,我个人直观的感受是公司对新人很友好,刚入职就有专属带教导师,很多项目都会安排你参与,还蛮超出我预期的,在实习期间实实在在地攒下了不少项目经验。回顾这段实习经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跟技术大佬学习到不少,给我全新的视角,以至于现在给学弟学妹推荐公司我都比较建议大家多关注企业的技术能力、高管背景等等,对后面自己的成长以及未来发展有很强的关联性。
二、实习过后,我为什么选择留下?
秋招时收到过其他offer,但对比后还是选择留在瓴岳科技,核心原因可以总结为三点:技术成长的天花板够高、工作的价值感够强、职场的舒适度够好。
技术栈够前沿,学习机会够多元
瓴岳科技的技术氛围很实,不是只谈概念,而是真的在落地前沿技术。内部技术栈覆盖了Python、Spark、TensorFlow等主流工具,尤其在风控建模、大数据处理领域,有很多自研框架。每周有技术分享会,也参与过AI团队的机器学习模型轻量化研讨,这些内容既能拓宽视野,又能直接用到项目中。
作为刚毕业的小白来说,更难得的是全球化视野,瓴岳科技在印尼、墨西哥、巴西、泰国、菲律宾、日本、印度等地均设有分部,这点是我以前的实习里没有接触过的,日常也有机会跟海外同事沟通交流,个人而言,我确实很喜欢这种多元文化的工作氛围。当然,除了多元的文化氛围之外,还能接触到不同地区的数据特点和技术挑战,这种技术+本地化的复合经验,是很多企业给不了的。
实习的时候,我个人也比较关注的点是,我们集团旗下所有产品全球注册用户超过7100万,全球交易金额超过1354亿元人民币,用户体量和地位都是行业领先水平,我听说目前的体量仅次于度小满,但是好低调大家都不知道。这种量级规模的业务必然会给到自己无限的职业发展机会。
技术能落地,个人价值能看见
在瓴岳科技,算法不是实验室里的模型,和学业界不同的是能解决实际问题。我实习时参与的各种项目来看,我确实感受到技术有应用在各种场景,当然可能我属于比较外向,挺需要吸取正向反馈带来的能量。
再站在宏观的视角来看,其实瓴岳科技也有在响应国家的政策号召,我记得之前也刷到过牛客社区有大佬发帖提到求职也需要关注企业的社会责任、响应国家政策等方面。具体到我们集团,有助力小微、普惠、三农、继续教育、家庭等等。实习的时候我也会有这方面的项目参与,所以我认为工作的价值和意义跟平台紧密捆绑着。
瓴岳科技虽然是技术走出国门的企业,且从出海来看,是印尼体量最大的金融科技集团,听说目前的体量仅次于度小满,不过瓴岳科技在市场上还是挺低调的,所以也希望这篇内容可以帮助各位求职的学弟学妹打开新的求职思路。
高效不内卷,工作生活平衡
除了大家都比较关注的技术、薪酬,我觉得瓴岳科技最让我惊喜的是工作生活平衡。弹性工作制真的能实现,如果早上需要处理私事,提前和团队同步就能调整时间,上班时间是早10晚7,周末双休,弹性办公,不打卡、加班情况比较少,有更多私人时间去安排自己的生活,此外,下午有下午茶时间,同事们会一起聊聊技术或生活,氛围还是挺轻松。这些都是我实习期间的真实经历,也是我最终选择留任瓴岳科技的原因之一。
另外从团队氛围来看,首先是没有层级感,公司内大家都互称同学,实习生也能在会上直接提想法,这种只看对错,不看资历的氛围,让人能专注做事。
说一说大家都关注的福利情况吧,实习时就有提供免费午餐和晚餐(实习期间胖了N斤,已经不敢上秤),另外转正之后五险一金都是按照当地最高比例缴纳,14薪会直接写进合同里,年终奖也很丰厚,整体公司待遇不亚于大厂,新人也有10天带薪年假;可谓是一家低调且奢华的公司存在。还有补充商业保险、年度体检,甚至还有就近租房补贴。对我们这种刚毕业的学生来说,这些细节能减少很多生活顾虑。
三、给秋招学弟学妹的避坑与加分建议
结合自己的经历,想给今年秋招的同学几个具体建议:
1、关注是否有参与核心项目机会
很多人纠结大厂还是中小厂,但对技术岗来说,我反而觉得能不能参与核心项目更重要。我在瓴岳科技的实习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真的接触到了项目的核心逻辑,而不是做边缘工作。
2、福利应该更关注实用性
我们公司一直是挺务实的,无论业务与用户方面还是员工福利方面。从我的经验来看,判断福利好不好,要看能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瓴岳科技的免费午晚餐、租房补贴、补充商保,还是比画大饼更实在。
3、选择公司,关注技术成长和文化适配
秋招时,可以尝试多问面试官两个问题:新人能接触到哪些核心技术项目?团队平均下班时间是几点?前者能看出是否有成长空间,后者能判断是否真的不内卷。像瓴岳科技这样愿意给新人试错机会、又能平衡工作生活的企业,长期来看更值得选择。
写在最后
秋招就像在无数个选项中找适配,于我而言,能在前沿技术领域深耕、能感受到工作的价值、能兼顾生活的节奏、工作氛围融洽不内卷,就是最优解。
全部评论
(10)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