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一个20届海外留学生的非典型【数分】秋招感想
头像
小夕闭关ing
编辑于 2022-10-29 20:17
+ 关注

一个20届海外留学生的非典型【数分】秋招感想

背景

小女子美本美硕,本科是美国一所30名左右的超级冷门文理学院,经济学/数学双专业。

硕士是某大U商业分析,20年5月毕业,严格来说算是20届(尴尬,应该左转社招了)

有一段全职工作经历,本科毕业后在某券商总部的金融科技业务线工作了一年,因为业务线属于初创期,身兼数职,负责项目统筹和一些数分/运营/产品的dirty work。


最近三个月的高强度求职其实也是了解自己的一个过程。楼主结合现实情况,总结了如下几点(cai ji zi bai):


  • 商业分析一年硕的课覆盖面广,数据分析,A/B test,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都有涉猎
  • 商业分析一年硕的课深度不足,算法从理论到实践远无法和国内或者两年硕的小伙伴相比
  • 没CS基础,你问我会不会Python?我老调包侠了
  • 无互联网/金融行研实习,仅有一年打杂活的券商全职经验
  • 国内求职和美国求职区别大。国内比美国更注重学校title及理论知识的扎实程度。
  • 大部分公司已经不接受海归20届了。考虑考虑海投+走社招碰运气。


综上所述,我挺菜。

菜鸡另外有一些特别之处。

·       沟通能力强,口才好,老Team player,有以前工作的同事和领导好评证明,团队协作能力不再是说说而已

·       毕竟分奴,加上学校平台还行,读研期间有一两个比较能拿的出手的项目

·       本科被一节节写作Seminar虐出来的,中英文学术写作能力还不错,报告和PPT做得整洁

所以这篇文章基本是给自己做一次秋招梳理和记录,所有的选择和思考仅代表个人,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不建议认真来看,主分享。只希望能在准备材料/心态缓解上帮到情况与我类似的小伙伴
秋招很煎熬,我希望未来的小伙伴能少走一些弯路,少一些自我怀疑。
大佬们可以不必浪费宝贵的时间阅读我的菜鸡故事TvT

留美/回国


楼主从读研开始就是往留美工作2-3年再回国的方向去的,不然可能当时就选择港大了。

然而事与愿违,在一年硕签证不太允许带薪实习的情况下,加上繁重的课业压力(上课早85基本隔天一quiz,对不起我是个分奴,我必每天学习时间拉满都拿个A),找到合适的实习是挺难的。没有美国实习,在美国找工作,那是难上加难。

或者说,不为自己的菜找借口,我承认是我不够强,不能课业+实习二者兼得。


4月左右楼主OPT已经在申请了,毕业后找工的身份问题也基本通过networking解决,但是由于美国疫情以及政治方面的一些原因,楼主忽然对这个呆了五年的国家极度失望,具体不说了,我想回国的部分小伙伴们懂的都懂。

加上在美国海投/networking的不顺利,并不坚定的楼主在心灰意冷下,顺水推舟的开始尝试国内的岗位。

和美国的石沉大海不同,这次我头上没有挂着明晃晃的“SPONSORSHIP”的劝退招牌,作为骄傲的中国公民,我春招拿到了几家银行和一两家精品小厂的面试,也感受到了国内求职和美国求职的不同。

5月左右,在楼主没有确定到底回不回国的犹豫状态下(我甚至没买机票),zf替我做了决定……接到了大使馆的包机电话。

所以作为第一批包机回国的毕业生,就顺水推舟的回来了。

岗位


楼主的求职目标一直都不太明确。试问哪个商业分析专业的学生没有一个data scientist梦?

你问我想不想做ds,我肯定想啊~

但是衡量了一下data scientist的JD,楼主算是成绩不错平时还会自学的学生,可我觉得自己还是不行。

(远方传来本科学姐的批评:我们学校的学生讲究人生不设限,你怎么能说自己不行!~

(我:~可我是真不行TVT~)

楼主也想过做数据挖掘。但是数据挖掘需要一些代码功底,楼主在开始决定回国找工作的时候已经是五月了,衡量了一下自己还要准备银行行测刷sql等等等等,加上楼主十分清楚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时间规划能力,结合实际决定不学了。

其实我们专业做咨询也不错,于是楼主随便投了一份外资咨询公司的远程实习。

刚干了三天,在没有google的情况下让我找年报里的复购率数据就把我干碎了。楼主一天从早上七点半干到晚上十一点,在雪球网上研究各大电商年报,梦回金融分析课,去攻读了各大美股电商的10K 10Q. 去上海面试中行等飞机的时候还在给领导英翻中。

当时已经7月了,楼主没想到几乎不给钱的远程实习能忙成这样,实在是超过预期。

按照这个强度我可能没时间准备秋招了。

当然这份实习也有转正机会,楼主就去和做咨询的小伙伴聊了聊,看看自己是不是想做咨询。

发觉咨询起薪(”不够,太不够了“),压力(”累是肯定的“),晋升(”某档以后跳槽/读MBA"), 我实习的公司(“今年薪资freeze了晋升delay”)

可能是我的业内小伙伴过于悲观,加上我实习的体感极差,我感觉正统的咨询公司在各方面都不符合我的期望。而且离我挚爱的数据分析相差甚远,我可能宁愿做个SQL取数侠,于是在了解了一些业内的情况后果断把实习辞掉了。


所以最后楼主给自己的定位是,(机器学习一碰就碎)的,未来走业务(管理)方向的数据分析。

(然而今年数据分析很难,楼主已经去兼投运营了)

行业

楼主虽然深度不够,但是求职广度还行。


  • 老本行券商(行研神仙打架,无行研实习,就算了)
  • 银行分行管培(总行或者一切解决北京户口的岗就算了,神仙打架^2)
  • 外资银行管培生
  • 快消管培生
  • 互联网(互联网/互联网金融)
  • 消费品金融


然而深度不够意味着我和这些行业的t1公司基本无缘,所以我给自己定位的就是中下厂水平,大厂抽奖,小小厂争取都拿。

但是如果是金融行业的公司,规模必须要比老东家好,业务要更核心。

不然以前领导还是很欢迎我回去的,我回去朝九晚五不香吗!


同时结合个人背景,楼主老家在十八线城市,迫切需要一枚大城市户口,所以北京万万不可去。而且除非是银行,工资绝对不能低到让我在第一年落不了户。(虽然听说落户政策年底要变了)

上海最好(朋友和人脉都在),深圳杭州次之(人才补贴~好香)

准备

1. 简历

英文版简历是在学校career center磨了半年改了十几版本磨出来的。

我4月份决定回国求职,中文简历简直是抓瞎。部分算法的中文我不熟悉,也不知道中文怎么表述最合适。

最后是在超级简历上用的模板,请已经上岸的前辈帮忙看了看。

倔强(poor)如我,申研都舍不得请中介,现在也一贯的实在不想去Unicareer/DBC 交大几千的简历修改费。

2. 常见行为面问题复盘,楼主有过全职经历,所以每次面试都会被问以下几个问题:


  • 为啥不留美?怎么看待此行业美国和中国的不同?
  • 回国工作一年以后又为啥要到美国再去读研?
  • 为什么选读研的方向?
  • 以前做金融,现在怎么又想到这个行业了?
  • 项目里最有成就感的事情/最大的困难
  • 优点缺点123?


3. SQL (读研的时候系统的学过,就只刷了Leetcode easy-medium/牛客的Sql)+ Python基础

4. A/B Test (复习研究生笔记/搜面经,结合Case分析)

5. 机器学习(常见算法/所有简历里出现过的,即使不能手推,也要基本概念,优缺点都清楚)

6. 概率论 (卡方,泊松etc,假设检验,抽样etc,一套combo)

7. 书:精益数据分析/growingio的一些分享/etc

8. 常见互联网指标和指标拆解 (谁的面试/笔试里没有被问过GMV/DAU呢)

9. 一些牛客的精品贴分享:


最后楼主小小的吐槽一下隔壁一亩三分地,美国求职版还是很好用的,但是国内求职面经区已彻底被 华为 蚂蚁 阿里 三家霸榜……还是用户太少了。


投递

楼主投递是从小公司海投开始,穿插提前批开始的互联网大厂,到后面的银行,快消,和现在才刚刚拉开序幕的证券和基金。

主要用的软件是boss直聘,在上面拿了3-4家小公司的offer。总计boss直聘投递400+,猎聘500+,手填简历投递80+。

猎聘面试率 1/500+, boss直聘面试率 5/400+

朋友内推直接面的有5-6家,加上春招时候的几家银行和科技公司,楼主目前面了15家左右,到手offer 5张,行业跨度广,行业岗位如下:


  • 某租赁公司风控策略岗(对方说此岗号称风控部的甲方,直接跟着风控部老总做。这家公司很诚恳,就是平台有点像我以前的公司,还在发展,我是想去模式成熟一点的互联网平台,但是拒了以后有种失恋的感觉TVT
  • 链家数据运营(SQL取数侠,每周要跑三天门店)
  • 某基于阿里淘系平台的科技公司商分岗(偏传统咨询,SQL估计都用不上了,福利倒是不错,社保全缴,定级高,难道……难道这就是论坛里经常说的SP?!)
  • 某不知名互联网金融(做信用卡余额代偿)风控数据分析岗(公司实在太小了,楼主不想7个月就跳槽)
  • 互联网大厂商业分析(不知是劫是缘……)



面经记录可以看我博客,就不在这里赘述了。

碎碎念时间(可跳过)

按照毕业时间算,我是20届海归,所以从开始我就对互联网大厂的offer抱着随缘的态度。家里人跟我常说的一句话也是,“先投呗,投了好歹有0.0000000001的希望,不投就连这么一丁点儿希望都没有了。“

其实接到面试的时候我是很惊讶的,因为hr的座机号码在我的来电显示上带有几次spam标记,我差点当成诈骗电话拒接。而且我是7月份投的,当9月份hr打电话喊我面试的时候我完完全全忘掉了我投过……


心态比较崩溃的时候是8月底,楼主回国赖在家里已经有一阵了,已经不是香饽饽了(x)。我记得那天回家路上我爸妈忽然让我考虑留在老家工作。而楼主老家是个至今不通地铁的奇妙省会城市……我从小就没想过留下。楼主顿时觉得难以接受,但是想了想自己确实也是个菜鸡,菜就该接受现实,于是有些自闭,想关上房门静一静。

结果我妈直接拿钥匙从外面把我房门打开了,疾言厉色说,你凭什么在家关门,我 不 喜 欢 你 这 样,你给我把门打开。

当时心态一下就崩溃了,我有点想和我妈吵一架,但是转念想了想,有这空和她吵架,我不如去多做几道题呢。talk is cheap,show me your code。就从房间里走出来,又坐到书桌前刷题了。


另外还有一次是面一家科技咨询公司,合伙人面,面试官对我的经历进行了三百六十度怀疑加拷问。有几句比较经典的,大概意思是

“我觉得你从本科毕业回国工作,到出国读研,再到现在来互联网行业面试的一系列的选择,都比较的,嗯,杂,没有逻辑……就是说,我没有get到你为什么要这样选择。所以你真的有规划吗?”


面完以后我非常怀疑人生,感觉她完全说对了。我在21岁以前就是一个没有任何规划的人。那时的我沉迷游戏,是个网瘾少女。我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知道自己希望做什么,最关心的是剑网三这个月的时装好看不好看。我以为我本科学校不错,同学都有光明的未来,就=我也有光明的未来(到底是多么蠢才会有这种错觉)。

面试官质疑我22岁时的一些选择,可是这些其实不是我的“选择“。因为我大学四年的惫懒,我其实根本谈不上去“选择”。我能做的,只是一直硬着头皮,就着眼前唯一的一条路走下去。

而从22岁本科毕业后工作一直到24岁研究生毕业秋招,这两年我辛苦的日日夜夜,其实只不过是我在为我本科荒废的那一个个没有实习的暑假买单。假如我大学时候能够早一点清楚自己喜欢做什么,希望做什么,并且知道为了做这个工作我需要做什么实习或者科研去努力,那么我也不沦落至此。


本科文理学院教我们,人生不设限。当时的本科同学现在大多在美国直博,或者已经在不同的行业找到了自己的方向。仿佛2018届只有我一个人,始终迷茫不知所措。但是好在,方向一直在变得更为清晰。我一直都走在前进的路上。


期间也非常感谢国内给我内推的朋友们,虽然内推后的面试基本都因为我的菜或者岗位不匹配挂掉了,但是特别感谢能通过内推收到这种面试的机会。厚积才能薄发,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我受益匪浅。

最后,楼主是个很爱灌鸡汤的人,想放两段一直在带给我力量的话作为结尾。第一段出处好像是一位体育解说老师,被LPL的解说拿去在解说比赛时候借用了。这段话送给从本科以后跌倒过几次的自己,也送给一起奋斗的各位小伙伴们。


“真的啊,在人生当中成功只是一时的,失败才是主旋律。但如何面对失败,却把人分成了不同的样子。有的人会被击垮,有的人会不断爬起来继续向前。我想,真正的成熟不是无懈可击,而是直面自己的缺憾。“


第二段是沈复的浮生六记。我常拿来安慰没有去到dream school,没能强到拥有名校title的我。

“人生碌碌,竞短论长,却不道荣枯有数,得失难量。“


名校title如何,大厂如何,所谓高薪又如何。

无论身处何时何地,我只想做最好的自己。


于庚子年中秋,
家。






全部评论

(34) 回帖
加载中...
话题 回帖

推荐话题

相关热帖

近期热帖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