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不出国还是一个很严肃的话题的,毕竟牵一发而动全身。今时不同于往日了,曾经只要出国就大把钞票赚,现在呢?去美国刷盘子都发人民币了,所以还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这边需要交代一下当下的背景问题,中美对抗加剧,未来20-40年可能都是这个趋势,明眼人都知道,我们不可能放任美国收割我们,你们不降息,我们也死扛着。欧洲已经被收割过一波了,日韩小体量解决不了美国的经济问题,美国只有像上世纪90年代那样收割日本一样,把我们收割一遍,才能解决美国自己的问题,但是日本什么下场我们也知道,我们不可能重蹈覆辙,也不会重蹈覆辙。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这几年如此艰难,但是事情终归要有个结果,到底最后谁能赢,这个东西看眼光了,我把宝压在我们这了,叠加我目前自己的形势和布局,我应该是不会出去了,出去也是是旅旅游。
每次经济触底,都是一次重新的洗牌,也是很多像我一样普通人的机会,上个经济周期吃到到红利的、好运的那波人,如果他们不能即时把运气转化为认知,那么这次洗牌,就要全部吐出来。
你能拥有多少财富,取决于你的认知,因为好运而来的,也会因为运气差而离开,唯有认知是你自己的。
敏感问题我不想碰,也不想说那些大话,就一个原则,我们在哪能获得最佳的待遇,以及最具有发展前景的地方,我们就去哪。
一、出国留学的价值变化
今日不同往日,海归已经没那么值钱了,随着中国全产业链的超越,也加剧了海外学校的含金量下降,毕竟最后科研要落实于生产,学以致用的。不过仍然有很多行业国外处于领先,比如创新药、神经网络、脑机接口、芯片等等。
所以如果是出国留学,要看好行业优势,以后未来的应用是否能够保持先进,我这里举两个例子。
同学A小姐姐:同一学校出来的,历经清华硕士、阿姆斯特丹大学生物医学博士,毕业后很多创新药企业、生物医药龙头都给出了非常高的年薪。
同学B小姐姐:常青藤名校硕士毕业,毕业入职美国一家科技公司,几年后由于政策原因(这块也不太了解,听她亲口说的),拿不到绿卡,不得不回国,面了很多公司,最后拿了20多万的年薪,薪资缩水10倍,还要加班,老板的原话是:你们用的东西和国内都不是一套东西,而且相对落后,而且你们工作太悠闲了,国内很卷。
举这两个的例子是说明几个情况,因为美国和中国的关系,其实去美国的含金量越来越低了,但是如果能留下,攒钱还是个不错的选择,毕竟工作轻松,不过机会很难,机会不多,生活和人文可能也不太好,大家自己斟酌吧。
去年美国对华人报复性犯罪率上升300%,他们自己的经济都有很严重的问题,恐怕更顾不上别人了,所以我还是觉得如果出去,欧洲是个不错的选择。
如果你还不懂的话,关注一下甜甜圈、金牌讲师、王鲸鱼这些人,你就知道真实的国外是什么样子了,在美国地铁上,老黑删你嘴巴子,你敢还手吗?
不过话说回来了,有能力的人去哪都吃得开。
二、全球布局的中国企业
随着中国在各个行业的超越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将会且加速在海外布局,这也符合中国在全球崛起的趋势,数据不会骗人,不管你相不相信。
前两年,比亚迪在欧洲、美洲、东南亚疯狂建厂扩张,中国的机器人卖到全国各地,更过的国家参与人民币结算,我说的这些只是各个行业的缩影。
华为海外业务,美团出海,等等,如果能在这些企业吃上一口出海的饭,也是饱饱的。
时代的尘埃落在一个人的身上是一座大山,那时代的一颗金粉落到一个人的身上,就一泼天的富贵了。
(网源图片,大家可以参考下)
三、长远未来的投资决策
为什么我总说要提升认知,只有提升认知,你才能看的更明白,看的更远,你才能看清很多事物的底层逻辑,你才能知道:
为什么有些人倾家荡产也要买房?背上200万房贷,一辈子困在这里。
为什么有些人就能选择正确的路径,去积累资产,并让资产增值,而不购入负债?
为什么有些人能选择上升的通道,上升的船。而不是在大厦将倾跟很多人一样被砸死?
我改变不了别人,也改变不了时代,我只能改变自己,让自己更适应时代发展,让自己坐上通向未来的车。
未来3-5年,你将会看到中国慢慢摆脱经济低谷的影响,走上经济上行的路,你会看到固态电池落地,新能源统治市场,你将会看到中国企业在全是界遍地开花。
未来10-20年,你会看到AI、机器人全方位普及生活,你会看到中国出现一大批世界级的龙头企业、
未来20-40年,中国将慢慢取代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
最后我讲的已经不是什么数据判断了,而是国运,东升西落,周而复始,没有什么能长盛不衰,没有什么能天长地久,你方唱罢我登场。(帖子我不会删,3-5年我们再看,看我说的对不对)
这个时候,选择大于努力,出不出海?怎么出海?未来咋么规划,看自己选择了,不过我还是那句话,选择即命运,选了就不要后悔。

全部评论
(17)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