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UU最近在忙秋招吧?看到我的学弟学妹们在各种群里问方向,聊offer,似乎焦虑得不行,我当时秋招也是这样的心情。今天和跟大家聊一聊我毕业一年待的地方,华丞电子。老实说,可能有些同学还没有听过,但做的是业内顶尖的技术(半导体方向),我这一年待下来感受挺深的,这里分享一下。
一、 当初为何选择华丞?
说实话,去年我也海投了。互联网大厂、知名外企、初创公司这些,手上也不是没别的选择。但最终选了华丞,最戳中我的点有几个:
首先就是他有企业年金,公积金也是拉满交的,对比有些公司交纳比例只是5%,我觉得华丞真香;
华丞是集成电路行业,这个确实是朝阳产业,发展得如日中天。像我在北京的经济技术开区,公司提供宿舍,北京能提供宿舍的话,在消费方面会好很多,毕竟在北京生活房租成本就占大头啦;
华丞是给那些高大上的高端装备(各种精密仪器、国产替代设备)造最核心的精密零部件和测试设备系统的,也就是说干的不是边角料,是心脏级别的部件,工作有意义且体面;
当时我就综合了我的需求思考,又想追求技术挑战、又想有个安稳点的起点,华丞确实是个不错的结合。
二、 在华丞这一年,我是怎么被锤出来的?(成长向)
哈哈,有一说一,这个“锤”字是褒义的,进来不是把你扔那儿就不管了。
报道没多久,就给我派了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工程师当师傅。手把手教我入门项目,从看技术文档、熟悉产品线开始,一点一点扣细节。刚上手的时候特别懵,师傅是真有耐心,反复讲解实践,那种有人兜底的感觉,让新手期没那么恐怖。
项目真枪实战:进来也就两三个月吧,就进了实际项目组,负责一小块具体的任务。开始压力是有的,但团队氛围挺好,遇到不懂的直接问师傅和组里的前辈,大家只忙着解决问题。从最初的只能打打下手,到半年左右能独立负责一个不太复杂的子模块开发、调试,这种 带着压力和挑战的成长,特别快也特别的扎实 。
结果说话的氛围:这点我太喜欢了,你搞技术的, 能力怎么样、项目上贡献有多大,这些都是明摆着的。汇报关系很扁平,没那么多层级汇报、ppt文化(当然必要的技术评审还是有的),你活儿干得好,大家看得见。人际关系也相对简单,大家心思都集中在怎么攻克技术难题、把项目做成功上 。
这一年下来,我最大的感受是:虽然从学校学的知识是基础,但在华丞,逼着你真正去理解一个产品从头到尾的生命周期 ,逼着你跟供应链、测试部门甚至直接客户沟通,压力有,但收获更大。
三、 国企只有稳定吗
这是重点,也是我觉得华丞对我们年轻人最有吸引力的地方,它融合了两种基因。
铁饭碗的保障:前面说了,国企平台的基本盘太稳了。福利待遇完善,生活保障性强,后顾之忧少了很多。尤其对比一些近期风雨飘摇的大厂,这份稳定在当前环境下是踏实的。
互联网级的薪酬激励:
固薪保底能打:刚进来时,基础工资就让我意外了一下,挺有竞争力的,不比当时拿到的一些所谓“高薪”大厂白菜价差。
奖金激励:但这只是开始,华丞搞的是强激励。项目奖金(项目成了就有,份额看贡献)、 突出贡献激励(搞定了关键技术难题,真金白银的奖励)、年终奖 ,这一块做得好,一年算下来,总收入真心不低同档次的互联网岗位,而且波动性小很多。
未来可期的“股权激励”:这才是重头,华丞是响应国家号召搞创新的国企,也在积极探索中长期激励,有覆盖核心员工和技术骨干的股权激励计划。虽然我才一年资历还很浅,但看着身边那些做出贡献的前辈们拿到了公司股权,那就是真真正正地分享到了公司发展的红利。奋斗换工资,还能绑定长期价值,这在传统认知的国企里,是不是觉得有点科幻,但这就是事实的。
最后说几句
工作这一年,项目紧起来,肯定有累时候。但看到自己参与的零部件最终用在客户的关键设备上,收到客户的测试系统验收合格的反馈,成就感是实实在在的,工资条也是实实在在的。
如果想接触核心技术、希望平台稳健,又有一颗上进的心,希望付出与回报挂钩,内心深处还有些工程师情结,想干点意义的事,那华丞电子真的值得好好关注一下,它可能不是你第一眼就能看到的明星公司,但绝对是能待得住、成长快、待遇香的长线好平台。
全部评论
(8)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