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决定你能不能留下的,其实是这4个人
头像
阿珊和她的猫
发布于 08-04 11:28 广东
+ 关注

决定你能不能留下的,其实是这4个人

alt

实习前:
“只要我努力,一定能留下!”
实习后:
“我天天加班,为什么HC没了?”

实习转正,
从来不是“干得多就有奖”,
而是一场能力、运气、时机、策略的综合博弈。

今天,聊点实在的——
关于转正的心得、吐槽、血泪感悟,全给你摊开讲。

✅ 一、实习转正 ≠ 表现好就稳了

你以为:
✅ 项目扛下来了
✅ 导师说我表现不错
✅ 组里氛围很融洽
👉 转正=板上钉钉?

错。

真实情况是
📌 “你很棒,但今年我们组没HC”
📌 “你适合,但headcount给了更急的团队”
📌 “你留用,但只能签外包”

有人实习3个月拿return offer
有人干了6个月,最后被告知“再等等”——然后没了

📌 真相:表现是入场券,HC才是门票

🔍 二、决定你能不能留下的,其实是这4个人

1️⃣ 你的导师:他说你行,你才有机会被推荐
2️⃣ 团队老大:他要人,你才有HC
3️⃣ HRBP:他卡流程、定级别、谈薪资
4️⃣ 跨部门协作同事:他们的一句“这人靠谱”,比KPI还管用

📌 关键动作

  • 不只是完成任务,更要让关键人记住你
  • 定期同步进展,主动问反馈:“我哪里还能更好?”

📊 三、转正评估,到底看什么?

看起来重要 实际更重要
加班多 能独立闭环一件事
技术强 沟通清晰,不甩锅
想法多 执行落地,不画饼
自己干得好 能帮团队省事

📌 高分行为举例

  • 需求做完后,顺手写个文档留档
  • 会议前发 agenda,会后整理 action item
  • 主动帮同事查一个bug,不说但做了

👉 职场潜规则:态度看得见,价值要被感知

💬 四、那些实习生的“集体吐槽”

🗣️ “我mentor口头说‘稳的’,结果9月说没名额了”
→ 别轻信口头承诺,一定要走正式流程

🗣️ “另一个实习生比我晚来,但有内推,直接定了”
→ 内推+早锁定=隐形优先级

🗣️ “转正答辩像走过场,其实早就内定了”
→ 很多结果,在你答辩前就已经有了答案

🗣️ “我想留,但给的级别太低,不值得签”
→ 转正≠必须留,谈不拢也是合理结果

🌟 五、我的3条“反脆弱”建议

1️⃣ 从第1天起,就当自己不会留
→ 主动了解其他机会,别把鸡蛋放一个篮子

2️⃣ 把实习当“双向测评”
→ 不只是公司选你,你也得判断:

  • 这团队氛围我受得了吗?
  • 这工作内容是我想要的吗?

3️⃣ 转正失败,不等于你不行
→ 可能只是:

  • HC冻结
  • 级别匹配不上
  • 团队结构调整

不是你不优秀,而是时机不对

最后一句话:

实习,是职场的第一扇门。
转正,是其中一道关卡,
不是唯一出口

你在实习中积累的经验、人脉、认知,
才是真正带得走的“return offer”。

——
💬 评论区聊聊:
你的实习转正顺利吗?
有没有“明明很拼,却没留下”的经历?

全部评论

(1) 回帖
加载中...
话题 回帖

近期热帖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