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我读高中的时候,有一位同班同学,姓索。
因为她稳居年级第一宝座,大家都以为此人以后无论干哪行,都是「长官」的料子。因故给她起外号叫「所长」。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她有一个习惯——那就是在三年的学习过程中,会一点一滴总结老师课上讲的一个个重点。
我想「记笔记」这个习惯并不罕见。
做学生的,哪个不曾记过笔记。
只是我们那时候记笔记,多是心血来潮写两句,时勤时懒。笔记最详尽认真的地方都是在刚开学记下的那几页。
像她这样坚持认真听讲且一点一滴记三年的,很少。
我记得在总复习的课堂上,老师在讲台上讲大小重要知识点时,所长总能从她的神奇笔记本上找到相应部分,应和老师的提问。
那个笔记本为她提供了全面且细致的「知识索引」,是她在听老师讲课之后结合自己理解的全新总结。
高三,当我们都在慌乱的东学一点西学一点时,她已坐拥了自己的一整套成体系的武林秘籍。
那时我在她身上看到了「认真记录」所带来的高效能,可那时的我却没有如此觉悟。
———————————————————————————————————————
2
后来我自己有了一段做辅导老师的经历,也带过那么几十个学生。
这一段经历中感受最无奈的地方在于:
当我把考题里万变不离其宗的那些考点一遍又一遍的揪着耳朵,反复告诉我的学生——这一定要会,可我的学生们就是不记。
而当我进一步告诉他们——遗忘本身是件正常的事,只有通过不断的重复才能对抗遗忘。你们学的东西本身很杂也很多,你们需要把这些知识按自己的理解方式「组织」起来,把它们安放在一个你熟悉的地方【即是记在本本上】,作为你的知识索引,可以让你每一次都迅速定位、找到这个知识点,以使你达到可以一次次「快速重复」的目的。
简言之,一个高效的学习方法就是「把各科老师讲的重点按照你自己的理解整理、记录在本本上,定期翻看,不断补充或删除」。
可遗憾的是,这些学生没有几个能把「认真记录」这件事坚持下去。
所以他们常常难以进步。即便有进步,也是一时的进步。
我在他们身上,又一次,深刻的体会到「认真记录」的意义所在。
———————————————————————————————————————
3
而我自己,真正开始养成长期、稳定的「认真记录」的习惯,是从研究生开始。
那时我的导师反复叮嘱我,要我在做实验的过程中,一定把自己「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思路」记录下来。
我照做了,那时开始用一个叫做「印象笔记」的app记录这些东西。
在我实验返工的时候、写论文期间以及最后与师妹交接工作的时候,深深体会到了如此做的好处。
在我实验多次返工的过程中,庆幸于这些关键步骤的记录,使我的整个返工过程可以快速、高效完成。
毕业论文三万字。写这三万字的时候,以曾经的记录为底子,重新梳理那些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思路,当真是便捷的多。
而在最后跟师妹交接工作的时候,当师妹问我很细节的「某一步」是如何完成的,我可以直接调出曾经写过的详细步骤给她,大大降低了沟通成本。
———————————————————————————————————————
4
工作之后,更是愈发体会到「记录」的种种好处。
在工作中,记录「遇到的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步骤」,记录「偶遇的优质资源」,记录「自己对于某些工作环节的理解」。
当你所学东西越来越多,「记录」便是整理、存放这些东西的索引。
你不必完全记住某些东西,却可以通过你的「记录」快速调出某些东西为你所用。
除却记录「工作」之外,还可以记录「时间」,记录「运动」,记录「写作」,记录「读书」,记录「生活」。
记录的形式可以有很多种。比如电子记录,比如手写记录。
如果是电子记录,我推荐一个蛮好用的app,就是我上文提到过的印象笔记。
手机、电脑、平板皆可记录,有自动同步功能。
———————————————————————————————————————
5
「记录」在我看来,就是一件可以「随手完成」的事,虽不紧急但很重要。
「长期且认真的记录」可以帮助你形成一个自己的庞大个人图书馆。
你就是那个管理员,可以不断的整理(增、删、改、查)其中的东西。
在运筹帷幄之中,指点你自己馆中的江山。
全部评论
(3)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