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2021届校招季,除海康威视外,我还拿过哪些offer?
Continental(汽车电子)、吉利集团(汽车电子)、长安汽车(汽车电子)、北汇信息(汽车电子)、格力(白色家电)、TCL(白色家电)、ZTE中兴通讯(通信设备)、日海智能(物联网芯片)、灵通电讯(军工通信)、京东方(工业控制)、信捷电气(工业控制)、冠宇电池(工业设备)、新能德(工业设备)……
2、收获这么多offer,我的心路历程是怎样的?
我的心路历程可以简单概括为初步尝试的迷茫时期、明确定位与信心的成长时期、主动提升的实习时期、收获满满的结束期。
第一次尝试找工作是在2020年1月,目标公司是视源(CVTE)。CVTE的宣传覆盖实在太广了,宣传内容以薪资福利(仅公示实习工资)和工作环境作为主要吸引点。此时比较茫然,完全不懂找工作要做什么准备。
第一次面试(2020年3月)的公司是美团(嵌入式-质量岗)。由于第一次面试,且工作内容不对口,对相关知识不熟悉,只做了简单的跨专业学习,略显紧张,10分钟的面试时间对我而言,显得特别漫长。
以上两次尝试,主要以"大公司"作为主要筛选,"岗位匹配"作为次要筛选。
收获的第一份offer(信捷电气-嵌入式开发岗)来自大三暑假(2020年7月)。吸取了来自美团的"教训",主要以"岗位匹配"来选择工作。在获得第一份offer时,心情非常激动,因为社会舆论认为当前就业极为困难。迫切地想要签约,但由于时间过早,未开始签约流程。
此后,按照"岗位匹配"为主、"公司知名度"和"公司资本构成(私有、国有)"为辅,"重庆同等优先"的思想下,又拿到了一些offer。
在每次面试中,个人都在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表现。拿到offer的概率也变得很高。对自己也有了信心和定位。其中,对个人成长有明显帮助的是"格力""京东方""视源"这样"大公司""大数量""大场面"的招聘,很好的锻炼了个人的面试抗压能力。
在完成几次与"更高学历"、"更好学校"的同台应聘面试之后,显然可以更坦然地面对面试。此时,一般对面试的时间长短、轮次不再特别敏感。
在2020年11月,个人决定在学校附近(重庆主城)找一个公司实习,自我沉淀,提升能力,以满足日后工作需要。
进入Conti实习之后,个人的一些职业看法发生了改变。在Conti里,和我一同实习的伙伴标签都是"硕士""海外",与同事的聊天拓宽了自己的视野,同校学长"到大城市闯一闯"的历程也深刻影响了自己。
Conti的办公人文环境、工作流程、人力办公室也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实习一周后,我收到了来自主管的内推直通车,与"head"面试的一个多小时里,心情很放松,也成功拿到了offer。
由于Conti的工作经历,我在汽车电子方向的就业变得相对顺利。奔着"大公司""全球市场""去更远的地方",成功拿到了ZTE的海外岗offer,当时心情再次激动起来,开始在心里"料理后事",心存一丝犹豫,但更多的是期待。但后面事先同意的父母却联合反对海外工作(太远、疫情),个人也没有坚持。算是求职路上的一丝遗憾。
在即将结束实习期时,收到了海康的面试邀请…
经过了几个月的短暂工作,和较多的面试,此时面试时内心非常平静。在收到海康的offer后,心情非常开心,找到了一个折中平衡的点。
3、最后选择海康的理由是什么?
1)大前提:在conti受到了学长的就业发展方向指引,个人也非常认同。(去大城市,大公司);
2)薪酬福利:相对于重庆企业偏高,有不少小福利;
3)工作内容:嵌入式岗位与个人职业规划大方向符合;
4)公司平台:全球性企业,平台在世界前列,考虑到海康被制裁,应该有很强的技术;
5)发展前景:稳中求进,有市场和技术支撑,并拓展新兴业务,前景较好。
4、入职后,目前在海康的体会是怎样的?
首先,公司配套设施与普通公司或者很多大公司相比,具备很好的办公条件。但与更前列的公司相比,还有一些进步空间;
其次,就成长进步而言,公司有很明确的新人学习进阶流程,有导师制定学习任务,培训内容非常丰富,包括脱产素质培训、团队建设和工作内容学习都很不错;
最后,关于心态变化,初入公司报道时,稍显茫然;刚开始两天比较开心;在脱产培训时,很能感受公司的用心良苦;在稍后一点,就是更多焦虑,担心自己能否达成学习目标,自己能否把握学习工作节奏等,当然在焦虑的同时,由于同事之间关系融洽,有包容性,互相激励,导师对我多方面的帮助等,让我有了更多的信心面对工作挑战。
全部评论
(2)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