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写的秋招经验分享得到了10000多浏览,感觉自己有被鼓励到,所以我这次来更新职场经验总结啦! 消失人口回归!(前一阵子工作真的是太忙了,运营转产品以后连续跟了好几个复杂需求,每天沦陷在解决问题里~)
以下是正文:
转眼工作两年了,不知道自己是什么奇妙体质,在互联网「入职即巅峰」的大背景下,我同期校招生里「一年两次涨薪」、「年终奖拿顶格」、「跳槽翻倍涨薪」的人却是不在少数。他们也并不是我们想象中那种,每天都工作到后半夜,每天上班妆都不化、需要用防脱洗发水才能拯救发际线的苦逼工具人。他们一样会去旅行、去蹦迪、去追剧,去谈恋爱。在对快乐升职加薪的渴望的驱动下,我请他们吃了无数顿饭,终于摸到了一丝他们能在职场如鱼得水的秘诀,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起成长、对抗焦虑。
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不断提醒自己,我在初入职场时和大多数人一样都是茫然无措,焦虑满满。所以我希望这一篇文章,在讲述我自己总结的经验同时,能尽量增加更多的案例和细节,真正帮助到更多的新人小白。
(这里还是要谢谢牛客的可乐小朋友啦,上次给牛客写运营求职经验的时候,我常常陷入「这些大家都懂,不用过多案例和解释」的观念里,也是在可乐的不断沟通下,才给我补充了很多职场新人的视角。让我对沟通这件事儿,有了更多的敬畏ღ( ´・ᴗ・` )比心。)
前言:职场通用路径
首先,通过和他们的交流,我发现职场成长是有清晰/通用的成长路径的,我总结下来是:靠谱执行→信任搭建→专业成长→业绩成就→升职加薪→业务洞察/行业资源→成为业务负责人。
没有人能一上来就做业务操盘手,做出超预期业绩。更多的人是在前期能做到稳定交付任务,沉淀自己的思考,后面再通过持续、稳定的高质量产出和mentor/leader搭建信任,先让前辈有“这个校招生值得培养,他成长起来以后能便利自己的工作,并且在培养TA的过程中能得到成就感”的感觉,以便拿到更多资源为后续铺路。
搭建信任以后,资源会开始向被看重的校招生有所倾斜,在前辈的指导中,专业能力会不断得到提升,前辈也会更愿意将更多的工作交付给你去完成。这个时候天时地利人和,是更容易做出超预期的业务增长的,有了业绩自然会快速升职加薪。(甚至当前的公司不认可你的价值,相信跳槽的时候市场也会给你公平的答案,就好比我那个跳槽薪资翻倍的朋友~)
再下一步,就是对当前业务的商业逻辑有自己的洞察和判断,并通过个人在行业内的人脉和资源,获得更多的信息和支持,逐步成为业务负责人。
PART 1:靠谱执行
初入职场都是从执行工作开始的,「靠谱执行」是搭建信任的最关键阶段,这一阶段的第一优先级目标并不是「超额完成任务」,而是「稳定按时交付工作」。不要小瞧了「稳定按时交付工作」的难度,在缺失业务背景信息的情况下,我们很容易因为信息gap做出错误的判断。(在互联网快节奏的大背景下,并不是每一个mentor都有时间和耐心完整给你交代每一个细枝末节,有时候并不是TA讨厌你,是真的太忙了)那这种情况下,我们怎么能做到「稳定按时交付工作」呢?
职场第一课:做事问清楚背景、目标、关键时间节点,稳定交付,风险前置同步。
我去回想刚工作的时候发现,职场新人最大的障碍,不是没有工作热情、办事不够专业,而是缺少「主动思考的习惯」后「勇敢发问的勇气」。
一般来说,在刚进入一家公司的时候,这个时候公司并不会给你非常重要/难度非常高的工作,不需要我们强依赖专业度才能完成。我们接到的任务通常都是非常简单的PPT编写、数据处理、邮件发送类的工作。这类工作不存在A同学完成的比B同学好N倍,谁在工作中体现了业务理解、深度思考的情况,更多的是「谁抓住了mentor的核心诉求」,交出了mentor要的东西。
我在职场中收到的第一份工作,是做一份产品介绍PPT。我的mentor简单给我讲了产品是什么,相关信息去哪里找,就交给我自己处理了。我自己梳理了产品信息,花了3天时间做了一份动画炫酷的PPT,mentor看到的第一句是:我这份PPT是给XX业务部看的,他们核心关注的不是这个产品的功能是什么,而是这个产品能给他们部门带来的合作机会是什么。你做了3天这么久,这PPT也没法用啊?
反正当时我是挺难受的,我想你也没提前跟我说这些信息啊,我怎么知道。但我发现那些优秀的校招生却基本都会按照下面的案例去解决问题:
「mentor:帮我做个PPT,讲一下我们这个A培训课程的优势。
小招:需要这个PPT的背景是什么呀?想了解一下方便我看怎么组织内容。
mentor:我们最近对A课程内容做了一版迭代,详细资料你可以看一下周报的第四部分,并且最近公司有政策,课程价格有优惠。这个背景下我们想对A课程做一波推广。
小招:好,那我把产品迭代、政策优惠包含在PPT内。另外,我们这个PPT是面向谁的呢?我看我内容上怎么做侧重。
mentor:我打算把这个PPT拿给华中区的销售同学看。
小昭:好,那我把内容写得更销售视角一些,把价格优惠政策提前放。这个PPT什么时间我需要交付呀?
mentor:我周五要去讲PPT了,本周四你给我一版本吧。
小招:好的,我大概会在下午3点前输出一个框架,到时候我们对下思路OK么?方便我定好基调,避免后续做出来的东西不符合你的预期,然后终稿会周二给一版本。在制作的过程中,如果有问题我会在周二前跟你沟通,保证周四之前可有交付一个可用的最终版。」
总结:
在收到任务的时候,需要了解清楚任务的背景、目标、关键时间节点,对预估到的风险提前同步。以上是为了保证自己的产出是符合mentor的方向要求的,切忌拿到任务按照自己的理解埋头苦干,最终是苦了自己也苦了mentor。
如果你不知道当前任务怎么了解信息的话,不妨按照下面的模式先摸底初步信息,并保持不断思考去迭代你的「任务接收分析模型」
- 产出PPT的背景是什么?
- 这个PPT是面向谁?
- 框架沟通:那我核心是推动xxx认可xx逻辑,然后侧重展示xx指标
- 什么时间需要交付?
- 我能中间梳理一个框架,在xx时间跟你提前对一下吗?这样我就知道输出方向的准确性,效率也会高一点。
- 如果我中间遇到问题,我会在xx日之前跟你反馈。
职场第二课:不设限,抓住一起可以学习/提升的机会。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感受,实习/工作了很久,但总感觉自己在做细枝末节的打杂工作(特别是运营这个工种啦!),对当前业务的理解还是不够深、也不知道这段经历日后写在简历里,有什么值得要更多薪资的业绩成就。为了简历好看/升职加薪,想要去负责更重要、热门、好做的业务模块,但苦于总有一个虚线/同级别的热门人选会先于自己去选择好业务,就陷入这样的怪圈里,一直执行,一直无法出头。
针对上面的情况,我建议你,首先,摆正心态,站在上级的视角去思考。当有一个非常好的业务的时候,你会选择给谁?如果我是上级,我会选择下属里,在当前岗位工作完成的很好、有能力胜任新业务的人。如果你在当前的打杂工作里完成的平平无奇,我为什么不选择另一个更有经验的虚线或者是平时汇报条理更清晰的校招生B呢?
这个时候我建议你,想要走出上面的怪圈,可以试试我总结的方法:
1、首先需要踏下心来不断钻研当前的工作,在当前的工作里努力做到比其他人都好:小到工作的PPT比别人更有逻辑、文档写的别别人更清晰、excel处理数据比别人更快,大到与别的团队沟通有逻辑、推进工作时懂的怎么快速撬动对接团队的人。
2、同时多去看其他团队在做什么,学习别人推进业务的思路;不同业务能做起来一定有自己的内在动因,甚至别的团队做什么失败了也是我们后续做业务可以避免的坑,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吸取的内容。可以去多看看别的团队的周报,或者在周会的时候多听听别的团队的汇报,不要在这个过程中溜号。
3、去观察身边优秀的、高阶的人在干什么:例如当面对同样的问题,你的leader/mentor思考业务问题的视角与你有什么不同,有什么是你没想到需要学习的?他们哪些工作习惯是比你更高效的?在人际关系处理上,他们哪些地方尺度把握的比你好?这些都是可以学习的地方。
给大家举个小例子,我在之前的工作中发现落到执行上,大家完成的任务量本身没有较大的差异,同级别的人核心差异是「做事是否有思路、有主线」。
例如同样是做新产品的上线宣推,我和我的mentor都能写出一样精彩的上线文档,我们之间的核心差异是,我能准确执行工作,但我的mentor知道怎么结合用户反馈、产品进展确定在什么时间进行上线收益最大化。在最初产品告诉我产品功能ready的时候,我当即就兴致冲冲地进行大范围上线推广,但实际上还有产品bug的坑没踩完,我的mentor凭经验在前期控制了宣传范围,控制在开始只有100个用户有使用权限,没有让bug大范围消磨用户的信任。
所以,看起来没什么差别的任务,还是有很多地方是自己可以学习的,不要给自己设限「这部分不是我该思考的/解决的问题」,把自己放在更高层级去思考,观察mentor等优秀的人是怎么做事的,结结实实给自己打好基础,当积累的够多、任务完成的足够好的时候,自然就会在当前业务做出业绩、获得更好业务机会,从而形成正向循环。
其实我认为,在互联网公司校招人才被淹没的概率是基本没有的,这个行业还在快速的发展中,各个团队永远欢迎优秀的人加入。就算当前的团队不能欣赏这个优秀人才,也自然有其他团队乐于接收,积累永远是自己的,要不断在工作中吸收好的人/讨厌的人的能量,让自己快速成长。(我常常跟自己说,那些让我讨厌的人既然能和我在同一个小范围工作,一定是在某个方面远远好于其他人才能掩盖我讨厌的那个短板,这时候一定要学习这人好的地方,为自己所用早日超过TA。)
-----
未完待续~尽量保持每周两更,欢迎大家和我讨论职场中遇到的苦逼问题 ~说不定我能帮上忙呢~
相信我,作为一个曾经工作累到住院的、现在运营转产品的人,你遇到的焦虑和痛苦我都多少有点相类似的感受。(虽然不懂技术哈哈哈哈,但是职场问题也都差不多嘛~)
全部评论
(2)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