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8日,我第一次走进世贸商务楼五楼。楼道里面立着一个易拉宝,上面写了一句话:在图森未来,遇见更好的自己。
先说结论:我做到了。
来到这里之前我是一个很普通的本科生:白纸一样的简历上参加过几场比赛、做过一段时间没有成果的科研、只拿过一次奖学金并且成绩平平、除了领导过一个社团之外没有任何社会活动经历,除了我代码可能写得在同龄人中还算不错。嗯当然,现在的我还是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学生。实习不太可能是彻底改变人生的转折点,也不大可能鲤鱼跃龙门乌鸦变凤凰,它和学校生活一样,既可以碌碌无为,也可以金光闪闪。
身边的同学和学长跟我说,实习嘛,分到某个项目组里面,学习一些知识,认识一些人,积累一些项目经验,熟悉一下职场生活,完善一下自己的履历,如果能看到自己的代码投入使用,就已经收获很多了。这些在过去八个月里我都得到了,但是这里还有些更重要的东西。
我在这里做了许多事情,在其中的某些事件中扮演着核心角色;我从一个空的代码库开始,见证着几千几万行代码的诞生,而其中有我一半的功劳:我和我的同事一次次推翻曾经的想法然后用崭新的思路面对新的挑战,直至那天我们的代码真的可以驱动卡车按照我们想要的路径行驶。
记得乃岩最早和我讲过一句话:过去的工作都不太适用,我们要重新考虑这个问题。当我真正接手的时候,才发现大卡车远远比我想象中复杂。传统做规划的人大多数是自动化、机器人、控制等专业出身,而我们这个新的项目组更多的是计算机和数学的背景。对传统工作的不熟悉既是我们的弱点也是我们的优势:我们需要大量补课,研究前人的方法和知识;但是我们跨领域的视角可以让我们突破固有思维的限制,直至提出创新的idea。
经过这段时间的工作,我越来越不相信那些“读书无用论”。
我在大学课堂上的知识总是能在出其不意的地方用到。数据挖掘、数值优化这些知识在我的工作中每一天都出现,我们自行设计、改进、优化、实现了一些数据结构和算法,线性代数和泛函分析为我开发中的形式化与量化提供了不小的帮助。如果有人说,所有这些基础的东西到用的时候自然会有现成的工具,所以没必要了解其中的原理,那他无法做一个开拓者。在一个可以学以致用、同时在实践中学习的地方工作生活,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有人曾和我聊起,很多公司面试时的算法题有什么意义,工作中又不会用到,还得专门花时间去刷题。当时我的回答是,我不知道其他人怎么样,但是我的工作就是经常会遇到类似的问题需要自己想办法解决;我的工作就是要自己会分析复杂度;我的工作就是要自己写大量代码自己debug。这时我真的感受到,我曾经很多年的很多努力,都是值得的。
我们的整个开发过程也是我们一起成长的过程:一起躺在小屋子门口的沙发上读论文、在小会议室对着某个算法的可行性争执不休、抱着茶水review对方的代码、挤在驾驶室研究屏幕上的输出、举着对讲机指挥自动驾驶测试……这些经历都让我向着一个合格的工程师的方向前进。
好啦,在离别的时候想说的就那么多,算是我实习生活的感想吧。我该走啦,宝贝们等我回来。愿你们下次出现在眼里,还是我最初遇到的那欣喜。
全部评论
(1)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