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软件技术就业单位分析—山东大厂浪潮集团
头像
屋顶的闪闪星光
发布于 2023-12-18 22:08
+ 关注

软件技术就业单位分析—山东大厂浪潮集团

21年的时候,一些花式加班标语在市场流传:
有空就去"加班"吧,去完成那些我们还未完成的事!
白天加白班,不瞌睡;晚上加晚班,睡不着。
大家加,才是真的加,加班真好
他加我也加,想跑也跑不了
我们相信加班才更省钱
互联网的记忆很短暂,但我这种在软件技术领域工作了十几年的中年人可不是,尤其对这些明着摆出来的企业,所以,我对浪潮这家企业印象深刻。
其实加班不是问题,我干这行十几年,大半都在加班中度过,反感的不是加班,其实是加了班钱又不给够。

简单聊下企业文化之后,我们再聊下:浪潮是私企还是国企?
我自己发明一句话,叫:在国企吃私企的饭。
如果从股权结构上来判断,那浪潮必然是国企,山东省内IT企业的No.1,背后是山东省国资委。
但我一向反对根据股权结构来给企业定性,关键得看企业是不是有躺平吃租的"丹书铁券"。
像银行、券商、运营商、能源系统,这些重监管、靠牌照生存,无需参与市场竞争的才是真正的国企,像浪潮这种搞IT技术的,要去跟一堆私企PK的,甭管股东是谁,本质上还是私企的玩法。

以上,简单交待了浪潮的2个核心问题,接下来聊聊浪潮这个公司的主要业务。
浪潮的龙兴之地就是服务器,到现在依然是他的核心主业,就像阿里、腾讯、抖音看起来看着这么大阵仗,核心还是淘宝、微信、QQ、抖音App,没有了这个其它瞬间灰飞烟灭。
虽然浪潮集团号称三家上市企业,但是搞服务的浪潮信息600亿营收,500亿市值,而浪潮软件、浪潮数字企业的市值和营收加起来都还不到100亿。
服务器业务是浪潮的核心,国内市场份额第一,浪潮信息这600多亿的营收中98%以上来自服务器销售,浪潮在这块有多强,我们可以看看他的竞对:

中国的服务器市场玩家分为两个梯队,第一梯队中除了第一的浪潮之外,其它两个分为是华为、联想。
最近几年因为中美贸易战被制裁,华为把X86服务器业务剥出来形成了核聚变,总部搬到郑州。
话到这里歪个楼,前段时间跟一个工作几年的朋友交流,他就收到了超聚变郑州总部的offer,月薪2万以上,在郑州绝对是顶级水平了。
接下来是新华三,刀片服务器中国第一。
第二梯队中,联想也是老牌服务器厂商了,中兴过去搞通讯业务,把优势扩散了下,服务器、存储业务在电信行业份额第一,是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的主要供应商。
还有一家叫宁畅信息的,相比其它家是个小弟弟,但成立以来短短几年时间就在液冷服务器领域与浪潮、超聚变三分天下。

看一个公司行不行,要看他的竞争对手,上面这些竞争对手可以充分说明浪潮在服务器这块的竞争力了。
综上,如要接浪潮的offer,最好去服务器产品线,这就是浪潮的核心业务。
但是呢,服务器强在架构、硬件,而软件并不是唯一的核心,甚至不是最重要的那一个,这就有点尴尬了。
所以,回到"屋顶的闪闪星光"这个IP的永恒主题,软件技术人员的职业发展和就业选择。
如果你回山东这个IT企业荒漠,那就去找个国企,躺平或者半躺,如果你去浪潮,那不如去北上广深杭找个更好的软件或者互联网私企奋斗了,浪潮的性价不高,即使他给的待遇在房子均价1万多的济南是吊打当地其它企业。

但是,服务器这块主业其实发展情况也是一言难尽,盘子够大了,但实在不够香。2022年600多亿的营收,利润只有20亿,净利润率只有3%,真是薄如纸片,堪比制造业。
仔细分析下就能发现,核心矛盾还是在于服务器的核心部件CPU是买国外Intel和AMD的,借着数字化的东风,从早到晚辛辛苦苦搞数据中心赚的钱,全贡献给了老美。
浪潮自己也公开说了:公司服务器产品的主要原材料包括 CPU、GPU、硬盘、内存等,供应商集中度较高,如果核心零部件供应发生重大变化,将对公司经营造成一定影响。
被人卡住了脖子,自己又没有芯片业务,也没有往这块发展的硬气,妥妥地被琐死天花板了。当然,这也不只是浪潮的问题,是我们整个国家彻底迈向强国的一道槛,相信我们早晚能迈过去。

主业没法突破,那就搞点第二、第三增长曲线试试。
从起家到现在几十年了,每年搞这么多客户,庞大的一笔资源,接点软件上的活赚钱试一试,这就有了分别面向企业经营管理的浪潮数字企业,以及面向政府和公共事业单位的浪潮软件。
路是走通了,别的不说,最近这些年国家推得轰轰烈烈的数字化,山东政府的单子基本都是浪潮接走了,烟草行业他家也是吃掉了很多单子。
虽然是分别在港股和A股上市的两家企业,其实做的是同一类事情,从政府,烟草、教育类的国企,以及社会上各行业的大型企业手中接软件项目。
但是这条路走的十分艰难,因为要一单单地拱一单单地干,给大客户搞定制,实在是个苦活累活。
反应到财报上,浪潮数字企业近3年的营收从25亿涨到70亿,净利润却只有1亿,而浪潮软件近3年的营收从13亿涨到20亿,净利润只有几千万,还不如原来的服务器业务呢,工厂都比这挣钱容易。

不过呢,单独说一家企业好坏其实没有意义,最重要的还是要看匹配度,浪潮这么大的一家企业在市场能生存下来,不是我这张嘴能讲清楚的,他家每年都会发出大量的offer。

浪潮信息的服务器、存储产品的软件系统设计,算力调度系统等,属于核心业务,还是比较香的,不管是浪潮的背书还是个人技术上的成长都不错,虽然领域狭窄了些,跳槽可选空间不大,但就这个领域来说他是龙头。

浪潮数字企业这种搞经营管理软件的,不管浪潮、金蝶、用友,技术架构上的逻辑一样,基础能力向下沉,上层面向大客户搞定制开发。
比如浪潮的海岳PaaS平台iGIX、低代码平台inBuilder、智能物联网平台inIoT、数据中台inDataX;面向财资、差旅、人力、资产、协同、采购的海岳GS Cloud,面向人力资源的海岳HCM Cloud,人力资源,面向中小企业的inSuite3.0,面向国资委的海岳智慧国资监管平台、海岳智慧司库。
统统属于这个路数。
大型客户一般是不差钱的,但他们一定要你能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求。
所以浪潮这部分业务在面向外部招聘软件技术人员时,基本分为两类,平台建设、定制开发。
做平台建设就要真刀实枪地拼业务理解、架构设计、技术能力了,而做定制开发就是拼人头。
怎么区分是哪一种呢?可以从几方面来看:待遇,是不是要求全栈,是不是要使用低代码平台,是不是会经常性出差到客户那边驻场开发等等。

至于浪潮软件,主要是给政府,以及烟草、教育等公共事业单位做项目,就纯粹是业务开发了,最多做一些公共产品的能力的复用,技术上面稍微有点门槛的中间件,要么用开源要么就采购。
甚至一些纯粹干业务堆人头的项目,就直接外包也不是不可能,有一种模式叫总集,大家了解一下。
举个例子,浪潮靠着自己的客户关系拿下了山东某地方政府的数字化项目,假如项目预算2000万,浪潮拿下来之后转手把单子分包给3家下游的供应商,每家500万,总成本是1500万,自己在中间做做沟通协调、项目管理就净赚个500万。
当然,浪潮自己要对最终的交付质量负责,如果中间哪个供应商掉链子影响到了客户,浪潮要出来兜底,承担风险和责任。但这毕竟是小概率事件,这真是躺着把钱挣了。
但这种模式也有问题,经常搞这种项目的话,大家就会发现公司的营收很高,但利润率很低,因为大头都转手付给下游了。

三大上市公司每年这么多客户项目、营收进来,再通过买CPU、中间件、核心系统,把这些钱散给供应商,谁看着都心疼,浪潮自己也不甘心。
我们看到浪潮集团旗下除了三大上市公司主体之外,还会有很多的专业子公司,比如,浪潮数据库、浪潮科学研究院、浪潮光电等等。
这个阵型的逻辑很简单,三大上市公司主体去接客户、拉项目,用现金流养活这些专业子公司去一个个领域地突破核心技术。
就拿云溪数据库来说,没有这个之前,数据要采购别人的,用了这个之后,就可以用自己的了。

从软件技术人员就业角度来说,如果拿到的offer是这些专业子公司,或者是做平台建设的,那还可以考虑下要不要入,如果是定制开发,有其它选择的情况下就要谨慎入。
toB企业,尤其是政府数字化这块,对软件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以及对交付产品在性能、架构、稳定性等方面的要求其实普遍会比较低。
跟朋友聊天时,他说经常碰到一个项目上线之后几个月了,开发商自己发现了个比较大的bug,但很奇怪客户那边怎么没有反馈,侧面一问才知道,客户买过去的系统还没有用过。
在这样的环境中,你觉得员工个人的软件技术水平能有多强?

因为浪潮是toB的企业,不可避免地会招聘大量的售前、售后岗位,解决方案、实施、运维等。
严格来说这些也属于技术岗位,但做的事情是跟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前端、后端、算法等软件开发有很大区别。
一个是要对客,这些岗位基本是到处出差见客户,或者常驻客户那里提供技术服务的。如果拿到这类offer,一定要问清楚工作地点在哪里,会不会长期出差等。
年轻时到处出差也没啥,就当花公司钱旅游了,但年龄大了之后,有了对象、家庭,还是挺烦的。
对于长期在客户那里驻场开发的人来说,长期跟不是自己公司的人坐在一起,归属感、孤独感、被当工具人这些也都是问题。

当然了,任何一个公司、岗位都不能说绝对地好和坏,具体问题需要具体分析。有任何问题,欢迎私信我,永不收费。

全部评论

(11) 回帖
加载中...
话题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