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软件技术方向就业单位分析—出行巨头滴滴打车
头像
屋顶的闪闪星光
发布于 2023-12-14 18:49
+ 关注

软件技术方向就业单位分析—出行巨头滴滴打车

一个阿里的技术老P8在阿里上市之后财务自由,自觉在阿里发展到上限了,恰好滴滴给了一个高职位的offer挖他,就去了滴滴,待了几年之后觉得可以做的事情不多,毕竟滴滴才千亿营收,不像阿里盘子那么大,静极思动,找了个机会又激情满满的跳回了阿里。
没想到过了不到半年,就又跑回了滴滴,有朋友去问,P8满脸恐惧地说,卷死我了,这已经不是我认识的阿里了。
是啊,其实不只阿里,今天的互联网已经不是大多数互联网老人印象中的互联网了,行业成熟,业务增速降低,内卷越来越严重,滚动式裁员不停,但在外人眼中却还是高薪行业,疯狂往这里挤,想想就头大。

但即使在这样的形势之下,滴滴今年秋招开奖还是发了好多offer:地图、网约车算法、移动App、国际、风控、数据等,薪资待遇比几个一线大厂不差,当然拼多多这种花钱买时间的不算。
事出必有因。
滴滴在上市风波期间营收掉了300亿,现在缓过气来,占9成收入的国内出行业务营收也涨回来了,用事实告诉大家,什么T3、曹操出行、哈罗,在老大哥面前都是渣渣。

除了营收之外,再看利润。
滴滴现在战略收缩,以前到处撒钱的社区团购、电动汽车、自动驾驶,现在该卖的卖、该关的关,今年大概率利润还能更好一些。
其实占9成营收的国内出行业务很早就可以盈利了,毕竟一千多亿的营收,稍微挤挤就出来了,只是看滴滴是不是需要。
比如之前为了冲击上市让报表好看一些,国内出行业务在2019、2020年就分别净利润38亿、39亿。虽然其它业务还在烧钱亏损,但那是"战略性亏损"。
解释一下什么叫"战略性亏损":虽然总体上仍然亏损,但以这样的财务结构和业务阵型上市,资本市场是很认可的,主线规模大、有垄断地位,并且开始盈利变成头现金奶牛,再养活其它像单车、国际、货运之类的创新业务,不断做出更大的想象空间。
多么完美的故事。资本市场就是为了想象力而活,绝对会买单的。

故事虽然好听,但滴滴还是有硬伤,因为国内互联网大厂普遍面临增速到顶的问题。
像微信、淘宝、抖音、滴滴、美团这些平台大厂或者细分领域的龙头基本有需要的人都安装了,要拉新只能等新韭菜长起来,每年就那么2千人万,按人口总基数看增长点才2%,只干主业的话,这增速不可能撑起眼下的高估值。
我前几天下班时跟一个全村都来杭州开滴滴的黑龙江师傅聊天,师傅痛骂滴滴抽成狠的时候,我跟师傅说滴滴每年还在亏钱,他们也不容易。
没想到师傅骂得更凶了,我们出这么多份子钱养着他们,竟然还亏损,他们是猪脑子么?
哎,我能说什么呢?滴滴也是身不由己,一入江湖就得按资本的规则来玩,没有增速管理层就得下课,所以得不断"战略亏损"去探索新业务?还是说钱花出去了其实挺好,至少转化成了营销费用、研发费用、运营费用,养活了大量的软件技术人员、广告平台、运营人员,最终创造了就业和GDP?
这事越解释越乱,复杂到一天讲不完,只能沉默。

你看看这些年滴滴为了所谓的"第二增长曲线"都干了些什么?
青桔单车:这东西很难盈利。
社区团购:2021年互联网巨头在这个领域内PK,让全中国一、二、三线城市乱成一锅粥,央媒都出来喊停,让这些互联网公司有点追求,别为了几头大蒜、一捆韭菜去跟小商贩抢生意。
外卖:国内其实也干过,只是没成功,那就跑到美团不在的地方去搞,现在巴西开了21城,墨西哥开了41城,今年秋招还在发国际外卖的offer。
货运:这是利用已有优势跟货拉拉抢生意,又是一轮轮的价格战,滴滴原本碰到的问题在这个领域内一个不落地还得再踩一遍,市场规模也不够,也是长路漫漫又曲折。
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妥妥的世界级烧钱生意,好在折腾了没多久就认命,卖给了小鹏。
消费贷:这倒是挣钱的东西,谁家有流量谁家能干,平台互联网公司做这事最好了,就是体量没法上来。

就这种业务阵型,大家知道为啥22年那波裁员潮的时候滴滴是第一波了吧?
上市困难、主线到顶、副业没有亮点、公司在微利和亏损的中间状态摇摆。
谁知道这个样子持续下去,这些未来可能成为"第二增长曲线"的东西会不会被"关停并转"呢?

不过只要你去的是国内出行这种核心业务的核心岗位,稳定性倒也不用担心。
滴滴这样的公司,主业是底线,其它再怎么折腾,只要主业不出问题就没事,所以保主业绝对是重中之重。
而且主业做到这种市场绝对垄断的地步,已经形成生态依赖,消费者、司机、合规、运营等一路磨合到今天,只要别出大昏招,想做烂掉也难。

如果接到的offer不是核心业务的核心岗位呢?那就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了。
比如,滴滴乘客和司机端App的开发,过去几年招聘市场上App开发的供给和需求都在大幅下降,但是供给下降的比需求快得多,所以最近2年出现了这样的诡异现象,有同学被Java、C++卷得受不了,只能找一些中厂offer,机缘巧合之下尝试了iOS、Android,竟然发现能接到大厂offer。
去还是不去呢?这是个问题,你要有这种情况,可以私信找我聊。
再比如,国际外卖这种业务,体量小、持续亏损,虽然增速快,但如果不能持续,或者说投入时间过长满足不了战略需求,说不定哪天就被优化了。
这样的业务就不能去了吗?倒也不是。选公司不是选老婆,一签约一辈子,只要他能活上2、3年,咱们简历刷好了,技术入行了,大不了拍拍屁股走人嘛,公司业务发展的好或不好,那都是老板的,跟我们关系不大。
那到底去不去呢?这就要算了,他未来2、3年关停的风险大不大?我们有没有其它offer?两边怎么权衡?这种问题很个性化,具体可以私信找我聊,这里不再展开了。

滴滴的研发中心分布上,以北京为主,杭州为次,上海、广州是边缘业务。
像贷款与Voyager,现在汽车业务被卖掉了,广州是不行了,上海还剩下贷款。
杭州虽然不是总部,但懂滴滴历史的都知道,当年滴滴、快的这两个生死对头合并时,快的总部就在杭州,所以杭州的基本盘也是稳的。入职这种二线有研发中心的企业有个好处,北京干上几年想定居时,内部活水到杭州也是条路。

另外,如果接到的offer是后端开发,要看下技术栈,因为滴滴最近几年用Go语言写了不少系统。
我们不提Java、Go在语言层面的学术比较,单从软件技术人员就业来说,Go的选择比Java少太多了,后面跳槽还是会难很多。
当然,做决策时要考虑各种变量,要结合实际情况来具体分析,不能说是Go我就不去了。具体可以私信找我聊一聊。

全部评论

(7) 回帖
加载中...
话题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