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一下我的美团校招经历
头像
牛客3139727号
编辑于 2020-10-27 12:12
+ 关注

分享一下我的美团校招经历 内部员工回复

最近有很多学弟学妹问我在美团的工作体验如何,我索性就在这儿统一回复一篇,也供大家参考。

本人2016年校招进入美团,至今在美团大家庭已经工作了将近4年。之前在广告平台工作,后来到点评推荐组工作。
校招只想着来上海发展,恰逢美团与大众点评合并,非常看好公司的发展,于是在多个大厂offer中选择了公司广告平台的推荐广告团队。后来跟随团队老大来到了美团,参与首页feeds流的算法优化,获得了公司年度技术大奖。

1.校招培养:作为校招生,最关心的其实就是如何看待和培养我们,毕竟作为刚毕业的小萌新,各方面能力还需要一定的适应期,一开始也是有些忐忑。慢慢你会发现,公司其实已经从多个方面为我们准备好了,首先是mentor制度,入职的第一天在公司就有了一个对接人,从怎么领电脑、要装哪些软件等一些很细节的问题都有人可以问了,心里瞬间踏实了很多;刚来时,前辈们无论技术职级大小都很关注基本功,不管是直接带你的mentor还是团队大老板都会时常问你的代码细节和帮你review,这让我深刻理解了公司“苦练基本功”的技术文化,写起代码也不会那么随意。再有是萌芽计划,公司会组织几十人的来自不同BG的校招生,以封闭式的方式,一起进行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既学习到了公司文化,也认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最后是持续的通道培训和部门培训,从部门的业务架构、未来方向到算法的技术栈、前沿技术的实践进展,都可以在这里学习到,公司的这些贴心准备,对于刚来一个陌生城市的社会新人来说特别友好。


2.技术氛围:个人认为如“苦练基本功,长期有耐心“的技术文化一样,比较扎实。大家做实事,不会为了显示自己技术前沿而上复杂模型,导致最后线上没效果也要强行推全。同时,部门与组内每周都会有技术论文分享,对负责自己业务的应用也会有深入的讨论,非常适合大家成长。大家会实事求是地探索最新论文的可实施性,不同业务的特征语义差别巨大,复现论文模型会有完全不同的效果,理解论文思想后需要根据特定业务抽象出适合业务的特征抽取,才会在业务中有实际的效果。另一方面,工作中也感觉出来比在学校来的更加严苛,比如对实验措施的充分分析,实验后严谨的验证逻辑,每日的例行化检查,基础数据的反复验证。使自己变得更加靠谱,慢慢地能独挡一面,并有稳定的产出和深度的思考。吹一下公司的基础架构与组件,应该是大厂里算比较好的,算法工程师可以更加专注于模型。

3.读书文化:美团非常强调学习和学习能力,从公司管理层到每一级都会经常读书,推荐书籍。美团强调学习,强调大家互相促进,互相给对方反馈,也鼓励大家去做反思,然后做复盘。这一系列的东西都是希望大家能够养成一个学习的习惯,能够自己成长,从而在未来能够帮助美团的业务的持续的进步。我个人就看完了公司的四大名著,从中获益匪浅。


4.自我驱动:美团特别强调个人自我成长,对于应届生来讲,无论加入任何一家公司,想要快速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才,路径可能是差不多的。最重要的就是“自驱而不自大”。从我周围大佬来看,成长比较快的同学,往往都是自驱力很强的同学,不是mentor告诉他要做什么,需要做什么以及被分配做什么,然后就只做这些。而是事情再简单,他们都会找到如何把提高这件事的效率,并能一直沿用下去。他会去了解这件事的上下游是什么,去了解上下游的系统对我有什么样的需求,主动去发掘需求,主动做沟通,而不是简单的,别人让做什么就做什么。当然也要避免一个误区,自驱意思是说自己驱动自己,但是并不是说什么事都自己闷着头干,什么事都不跟mentor与同事去交流沟通,而是更多地跟大家一起合作,也要去向最好的同事、向最佳实践去不断学习。(美团机器学习实战与官方技术博客都是目前比较有实战参考意义,干货满满)


如果有想来点评推荐智能中心工作或实习的,欢迎联系我!

全部评论

(5) 回帖
加载中...
话题 回帖

推荐话题

相关热帖

近期热帖

历年真题 真题热练榜 24小时
技术(软件)/信息技术类
查看全部

近期精华帖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