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什么是好产品?举例部分
头像
价值老猿
编辑于 2021-04-02 00:57
+ 关注

什么是好产品?举例部分

博主微信公众号:价值老猿,博主整理的产品、投资方面的深度思考和实习、秋招相关信息将会持续发布到上面,敬请关注!!!

1. 产品有高利润率,薄利多销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的获客成本都很高,假如你选择的产品利润率太低的话,那么卖出一件产品,或许连本都收不回来。  利润高的产品,还有利于你发展代理,做产品分享,来裂变用户和扩大市场。假如利润率太低,代理赚不到钱,肯定没人跟着你干。  以直播带货选品为例,最暴利的莫过于化妆品了,普通的口红,我们去阿里巴巴上批发,也就两三块钱一支,在义乌小商品市场,口红一块多钱一支很普遍。那些大牌口红,无非是卖牌子,其实成本也很低,顶多市场售价的10%而已。  然后是衣服,工厂生产的衣服袜子,你去杭州服装批发市场,会看到一些市场上卖几十上百块钱的衣服,在那里论斤卖,衣服的利润率也很高。  吃的方面,水果的利润很高,一些产地水果,遇到丰收年了,会出现谷贱伤农的情况。  以苹果为例,我们在市场上吃到的水果,至少也得3元一斤,高的十几块钱一斤,或许在原产地只要3毛钱一斤。
2. 产品有复购,没有复购的产品,都属于做一次性生意,生意会越做越累,因为你要永远都去寻找新客户。  而市场上的新客户,肯定越来越少,而竞争对手会越来越多,导致你最后越来越难赚钱了。  产品有复购,那么前期开发好顾客之后,后期只需做好维护即可。客户会源源不断的购买,并且在复购的过程中,帮你口碑传播,带来更多的新客户。  上面举例的化妆品、衣服、水果,就符合产品的复购性,所以直播卖产品选择这几样,只要货真价实,主播人也不错,即使粉丝不多,也会为你带来源源不断的收益。
3. 产品适合标准化,能标准化的产品,才能够持续的做大做强。  我们会发现培训行业,表面上很赚钱,实际上培训行业能做到年收入过亿,已经是行业的天花板了。  因为一个培训公司,最核心的是讲师,老板一般是公司里最大的讲师,一个人再牛逼,一年做培训能收入破亿,几乎不能再继续增长了。  因为培训公司的老板,很难培养出和他一样厉害的员工讲师,当员工真的也很牛逼的时候,他会选择出去单干。  所以培训行业,表面上很暴利,实际上老板永远是头号员工,企业不像那些标准化大的产品,能做到年产值上百亿。
4. 产品需求面广,且物流方便,市场上很多细分领域的产品,只适合特定的人群,如精油属于小众产品。  产品的需求面不广的话,后期很容易看到天花板,最暴利复购率再高,也难以进一步做大做强。  现在卖产品,大部分都会选择线上,你的产品假如不能发物流的话,那也不能做大做强。  举例:理发、美甲,这属于个人实施服务,不能给客户打包快递过去,所以理发行业、美甲行业,很难出现市值百亿的巨头公司。  总之做项目卖产品,想要长久的做大做强,那么优先去选择:产品利润高、有复购、能标准化、需求面广、能发物流的产品。  销售渠道随着互联网的到来,虽然一直在改变,但好的产品和项目,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因为人性的需求变化是很微小的







如何来找到真的需求呢?

所以想找到真正的需求,首先你要足够了解目标用户,其次你要有验证自己提出的需求的能力(决策权,或者说服决策者的能力)

其次需求不能直接来自于调研,但是数据可以验证需求是否是真的;


二:运营层面:目标用户持续使用产品
  • 很多时候,一些趋势或者需求是明摆着的,但是不是你能做起来的;
  • 产品被做出来,项目才刚刚开始,运营能力以及不断的迭代很关键;
  • 把产品推给目标用户从来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哪怕这产品真能解决他们的需求!

造成上面的原因就是你要有适当的渠道和适当的资金去让目标用户知道你产品的存在,有时候为了配合运营上进行拓展,在产品层面,在不违背大原则的情况下,可以适当的考量添一些运营功能,只有能拉到用户来使用了,才能验证产品需求踩的到底稳不稳,真不真。

当运营层面发力让你的产品被大量的人初次使用,并且成为活跃用户,甚至用户会自发的去传播你的产品的时候,这时候产品又前进了一步。


一个好的产品,不是他本身能给带来多少利润,而是他的拓展能力有多强。他的拓展的盈利能力有多强。
很多产品,本身盈利能力很强,但是拓展面很窄,拓展的功能,也没什么盈利能力。
比如:kaixin001
而很多成功的产品,比如QQ,虽然这个产品的盈利能力不是很突出,但是他拓展性很强,包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就他的拓展数量和拓展盈利来看,产出比还是相当客观的,就QQ这么庞大的产品系列和用户基数来说。


角度1:产品某个时间切片。  好产品要依次让用户觉得有用(功能,理性层面,解决问题,软件工程里提的很多“非功能需求”也放在这个层面(比如安全性、可靠性、可维护性、可扩充性等等))、好用(体验,感性层面,)、爱用(情感,人性层面)。 在成熟市场里,更高的层次显得更加重要,用户的选择是因为“情感共鸣、价值观的认可”。可以参考《情感化设计》一书里面提到的:本能的、行为的、反思的三个设计层次。

角度3:产品的非产品因素。  好产品要具备“做出来”和“推出去”的效率。(狭义产品是想清楚,然后再做出来、推出去)      生产制造的可扩展性(做出来的效率),打比方说,产品给10倍的用户用,在生产制造上的成本提升是多少?如果少,就是可扩展性高。  销售传播的可扩展性(推出去的效率),同样的比方,产品给10倍的用户用,在销售传播上的成本提升是多少?如果少,就是可扩展性高。  举个例子吧,同样是一场戏,如果产品形态是在剧场里演,则生产制造的可扩展性就很低,因为要满足10倍的用户,就得演十次。如果做成在线的视频,则生产制造层面,成本就降低了,但还是得自己做一次。再如果能提供一系列好工具,把内容的生产制造分包给各种用户(抖音、快手),则成本再一次降低。  在生产制造层面,我们可以做的一是降低成本、二是提升品质,而品质提升了,有助于增加口碑,即提升销售传播的可扩展性。   继续上面的案例,以DVD为产品形态的销售传播,需要建立一套实物的销售/物流体系和虚拟的营销/传播体系,扩展性相对低,在线视频可以干掉实物相关的部分,成本就低了很多,再到让广大用户加入销售传播(拼多多、趣头条),可扩展性就更好了。  所以说,生产和传播,似乎都有逐渐脱实入虚?用户参与?去中心化?的趋势?这一句里的多个问号,表示我还没想清楚……  小结一下,用我对产品从无到有的九个字“想清楚做出来推出去”说:这个角度判断好产品与否的标准,就是做出来和推出去的效率。




2.运用《商业模式新生态》中提到的商业模式画布

评价产品的「价值」与「技术」。



用户体验:

产品细节

包括按钮大小、摆放位置、图标设计、按钮间距、图标颜色、圆角弧度、交互反馈、页面提醒、字体大小、通知提醒等等。

框架结构

标签结构(微信底部导航)、列表结构(微信发现列表)

抽屉结构(像抽屉一样点击一级标签弹出二级导航)

宫格结构(美图秀秀主页面)、组合结构(多种形式的组合)

瀑布结构(快手、抖音)、等等……..

功能流程

精炼简洁,用最少操作步骤,达到最大的需求满足。

如好多产品的注册登录,需要输入较多的内容,如昵称、邮箱、电话、性别、姓名、短信验证,而有些产品则只需要输入电话及验证即可。或者有些产品不是一次输入多组内容,而是先短信登录然后自助选择填写昵称性别。可想不同的产品注册流程不同,给用户的注册体验也不尽相同。

页面设计

包括页面颜色设计、字体选择、页面结构、通过不同颜色突出相应层级结构等。

交互样式

以用户生活场景而设计交互,不是为了酷炫而设计交互。

例如微信的漂流瓶,摇一摇等。

使用场景

结合用户的使用场景设计产品。如微信阅读可以选择夜间模式,视频播放可以选择相应倍数等。

附加说明

在产品的设计过程中,产品从点子到上线与产品相关的所有内容都可以涉及到用户体验。整体来说,基于产品的用户体验,产品设计可以遵循以下六种原则。

易用性

尊重用户习惯和经验,让用户无需思考,简单学习即可操作。

点击按钮过程中能明白当前页面位置,以及接下来的流程和页面其他元素功能。

一致性

减少用户的学习成本,顺应用户的使用习惯而不是改变用户习惯。

比如:有的产品按钮提示与转换页面内容不一致,增加用户学习成本及记忆负担。

简洁性

满足需求的条件下,界面信息越少越好,功能流程越少越好,交互样式越少越好,界面颜色不超过3种,减少刺眼颜色。减轻视觉干扰、精简文字表述、简化操作步骤等

流畅性

明确产品的核心功能,辅助业务不影响核心任务。

及时反馈

用户操作给与及时反馈,让用户明白操作已生效。例如下载进度条,页面跳转指示等。

可探索性

产品设计要避免用户出错,出错后由相应的提醒功能。




从产品不同周期进行对比:如人人网多次的战略转移。
百度有粘性么?粘性来源于哪里?持续累积的好处。百度没有粘性,体验是浅层次的。而且百度的体验也差。
度度udiab例子:微信解决的是熟人社交,陌陌解决的是陌生人社交,电商网站解决购物,知乎解决知识分享问答。

市面上有很多工具类的APP属于小而美的类别,但是并不能算一款好产品,很大的原因就是缺乏商业价值。
变现能力:  常见的变现模式主要有广告和电商,比如同样是内容资讯型产品,今日头条和好奇心日报,好奇心日报的整体产品设计和内容定位都很不错,但在商业变现能力上就比较弱。
生产效率 :比如一款资讯类产品,编辑只有50人,每天日更新1000篇文章,如果我们想要提高生产量到1W篇文章,应该怎么做?单纯靠增加编辑人力来解决吗?最好的办法是通过增加新的业务模式比如引入抓取文章和审核机制来提高效率,解放出更多的编辑去生产更优质的内容。


一个好产品的商业价值最有力的体现在于是否引起资本市场的兴趣,比如京东,盈利很差但是在资本市场一直被看好,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京东的商业模式定位非常准确,电商产品的性质决定了物流的重要性,在其他电商尚未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京东已经做好了下游布局。  ps:最近唯品会的海报铺的很厉害,如果没记错应该是14年唯品会盈利翻番,媒体评价其价值将超越京东,然而15年财报盈利率从第一季度一直跌倒第四季度,15年3季度营销成本同比增55%,疲态可见,很期待看到唯品下一步的有力动作。

市场的残酷性在于吞并,如果一个产品没有强有力的增值价值和上升空间而使资本市场失去信心,即使你的产品体验再好,功能再牛x,没有支撑也终会成为互联网大历史车轮下的殉葬者

这里推荐一些好的产品。



记账:『Timi记账』。『Timi』功能比较简洁,刚好可以满足需求。平时记账,到最后可以看到一个月的统计。而『随手记』七八个tab,干扰了我对主要功能的使用。

工具:『奇妙清单』和『Evernote』。由于是国外产品,所以同步比较慢。

电商:『什么值得买』、『果库』和『豆瓣东西』。『什么值得买』经常会推荐比较划算的产品,还有网友晒单,我在买东西前回去看,这已经变成我消费决策的东西。还有果库和豆瓣东西,这两个每天都会推荐比较好的电商产品,可以看到很多设计很好很漂亮不是很贵的东西。

社交:『same』。same的确和豆瓣一样,偏小众,比较有特色,小圈子的人聚集在一起,拿到了腾讯的投资,小而美的团队,团队和产品都是非常不错的。

旅游:纯银的『蝉游记』。现在很多人来问我怎么做产品经理,我就说把两个人的博客都翻一遍:纯银和kentzhu。纯银是非常优秀的产品经理,而且有特别好的学习心态,做了十几年的产品经理,还在每天画原型图,规划版本和细节。

应用市场:『最美应用』。每天都会推荐很多产品,可以去看一看。
12306网站:如早期的12306订票软件,界面设计简单,但是极大的提高了购票体验,避免了排队购票的需求,是有用的产品。 现在12306在软件内部推出了【餐饮特产】与【保险订单】等功能,也是基于用户需求不断「更新迭代」「创新」给用户「惊喜」。所以一款产品在满足目标用户核心需求的同时,推出其它满足用户次要需求的「更新迭代」「创新」「惊喜」「战略布局」等都可以归纳到需求中来。
惊喜:有一天你无所事事,打开豆瓣不知道想看什么电影,突然豆瓣根据你以往观看的电影记录进行推荐你喜欢的电影,你半信半疑地去看电影,发现推荐的电影很棒,那么你的内心是惊喜的,因为超出了你的预期。
不作恶,强烈对比的就是谷歌和百度,两个搜索引擎,你用下来会感觉谷歌比百度的体验好太多,谷歌推送广告还会问你感不感兴趣,那么百度呢?  很粗暴地摆放在那里,点击进入广告网站,恶心死你。  还有16年发生的魏则西事件、莆田事件,这些事件对于民众的伤害显而易见。

产品的好坏对不同的人来说其意义也不同。

美图秀秀通过【一键美图】就可以将照片变为“照骗”。满足目标用户简单美图的需求。对于此类用户就会认为Photoshop界面设计复杂,操作繁琐,不能很好的解决需求。

Photoshop为专业修图工程师软件开发的软件,显然对于此类用户来说,美图秀秀不能满足其使用需求。

什么叫恰到好处:解决核心需求的同时还要考虑辅助需求及产品商业模式。

辅助需求也不是越多越好,有一些初创公司在核心功能还未完善的前提下就无休止的增加辅助,最后使产品变成庞然大物毫无亮点同时增加安装包容量使用户反感。

当然恰到好处的需求还与商业模式挂钩。如百度云在满足用户存储及下载需求的同时,对存储及下载进行限制,用来获取产品收益。虽然百度云牺牲了部分童虎体验,不断招到用户吐槽,但目前百度云相关领域还是处于领先地位。

天气、todo、日历这三类产品盛产交互很炫、视觉很优雅的APP,但是它们往往不够实用,或者学习成本过高。或许你会因为美观而不舍得删,但到了手机存储已满的时候,你留下的还是平时常用的,甚至只用系统自带的天气和日历。



打造面萌、足记等『一夜成名』的产品是很多初创公司的梦想,但是脸萌之后用的人很少,足记当时甚至因无法应对超大流量服务器崩溃,『一夜成名』是机遇同时也是个大坑,原因有二:

1)在产品没有做好的情况下面向过多的用户,这可能让你直接损失掉这些用户,因为很少有人愿意回头用第一次体验很差的产品;

2)对一款产品来说,留存率比争取到多少新用户更重要,如果每天走的人比来的人更多,那么争取新用户还有什么意义呢?除了留存率以外,这里还有一个可参照的标准TAD(Total Active Days per User),即一个用户使用你的app的平均天数。下载两年后,独角兽级别的社交app是116天,好游戏是10天,一般的app是3.4天。





根据这把尺子,可以分析目前绝大部分的产品核心逻辑是否正确,交互设计是否合理:
微信提高了沟通的效率,是一个好的产品。
Photoshop为专业人士提升了修图作画的效率,是一个好的产品。
美图提高了需求没那么专业却也想修图的人的效率,是一个好的产品。
探探这样粗暴的刷脸可以提升陌生人交友约炮需求的效率,因此最近增长迅速。
而陌陌引入动态,直播秀场会降低该需求满足的效率,这也反映在陌陌日活的一路下降。
滴滴提升了司机接单的效率也提升了乘客打车的效率。
大众点评提升了消费者找线下店铺的效率,也提升了商家寻找目标用户的效率。
功夫熊的用户主要为价格敏感人群,平台稀缺方为技师。然而上***并没有提升技师的效率,目前已面临倒闭
河狸家的核心用户为城市白领以及部分明星,用户为稀缺方,上门美甲提升了他们美甲的效率。
厨师上门类产品,厨师为稀缺方,上门做菜却极大降低了厨师的效率。目前大部分这类产品都在苦苦挣扎
从小的方面,微信点击加号浮出最近一张照片的设计提升了发照片的效率。这是广为称赞的设计
网易云音乐的自动识别歌曲提升了查找歌曲的效率
QQ杂乱的通知提醒降低了交流的效率。


文超:要看具体的产品类型。



服务类:服务好,价格优惠。

物流类:品种齐全,物流快。

社交类:用户多,活跃度高。

招聘平台:招聘的成功率高。

工具类:好用,效率高。


企业价值:

例如:工具类产品,天气查询、计算机、百度地图等都没有很好的盈利模式,但是他们可以辅助公司其他产品赚钱或者赚到其他社会价值。微信本身是不收费的,流量起来后有了微信支付,游戏,广告等都很赚钱;

可持续的商业模式,才算「好产品」,而不是做一锤子买卖,依靠欺骗、忽悠用户

例如:某些赌博类软件依靠欺骗、忽悠用户。ofo,没有资金支持,不能循环造血,终究难逃一劫。


不同的角色对于产品好坏的标准是不同的,比如QQ中退群的入口很深,对于用户来说不方便,但是用户不轻易退群正是QQ的希望,这对于企业是有利的。

比如,抖音这款短视频App:  一打开就直接开始全幅播放视频,向上滑动自动播放下一个,单击播放或停止,双击为喜欢,长按为不喜欢,交互简单,整体使用感非常流畅,满足了简单和美观;  优选头部内容以及精准的推荐算法,为用户推荐短视频消磨碎片时间,满足了产品的有用;  独具特色的视频滤镜、丰富的话题活动与互动形式满足用户自我展现和娱乐的需求,满足了产品的趣味性。
~~~~~~~~~~~~~~~~~~~~~~~~~~~~~~~~~~~~~~~~~~~~~~~~~~~~~~~~~~~~~~~~~~~~~~~~~~~~~~~~~~~~~~~~~~~~~~~~·







<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165ed3a7a19232033cc772db56c90e22_hd.jpg?source=1940ef5c"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9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165ed3a7a19232033cc772db56c90e22_r.jpg?source=1940ef5c"/>
<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d2339ae1e34548a3476c3f86dc71bf7c_hd.jpg?source=1940ef5c"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9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d2339ae1e34548a3476c3f86dc71bf7c_r.jpg?source=1940ef5c"/>

<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18a00acd5d807eca0d17a59dd803601c_hd.jpg?source=1940ef5c"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9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18a00acd5d807eca0d17a59dd803601c_r.jpg?source=1940ef5c"/>
<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fbeac95fe455653abfca7e877e83d022_hd.jpg?source=1940ef5c"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9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fbeac95fe455653abfca7e877e83d022_r.jpg?source=1940ef5c"/>
<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1374a386d01dcec2b1de4500c1b70cbd_hd.jpg?source=1940ef5c"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9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1374a386d01dcec2b1de4500c1b70cbd_r.jpg?source=1940ef5c"/>
<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2eb56657e7a06bdf9d225659064cdffc_hd.jpg?source=1940ef5c"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9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2eb56657e7a06bdf9d225659064cdffc_r.jpg?source=1940ef5c"/>

全部评论

(1) 回帖
加载中...
话题 回帖

近期热帖

近期精华帖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