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腾讯视频做内容运营的实习月报
头像
喵喵喵喵呜
编辑于 2020-09-05 14:03
+ 关注

腾讯视频做内容运营的实习月报

之前发在豆瓣的实习日记,感觉放在牛客会更合适。

不知不觉我已经在X厂实习了将近两个月了。今天准备做一个较为严肃活泼一点的月报,来总结一下自己在内容运营这一行当里的经验体会。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希望自己能好好做完这一期实习,有所收获,在世纪最难秋招里有所作为。

开讲之前先跑个题,在写这篇实习报告之前,我分别打开了word、excel、OneNote等编辑软件,我发现,每次打开不同软件的时候,看着迥异的界面,想写的内容都有很大差异。比如word就仿佛我要写很正式的文本,excel让人不由自由的想分点、分条块,OneNote介于正经文本和不正经文本之间(可能我在OneNote里什么都记)。

所以这算不算媒介即讯息呢?还是说统一于数字媒介的软件们只是存在界面的差别,而没什么更深刻的差异?但我觉得,界面差异带给人感知的差异也足够深刻了,仿佛是一种潜在的引导,让你的行为不由自主。

最后回到豆瓣日记,因为打开这里之后我觉得最自在,突然有了那种想说什么说什么的感觉,这很难得,我得抓住机会。自己写东西的时候,经常会在意观众会怎么看(也就是常说的“观众在场”),但现在越来越觉得,我手写我心吧。不违法,就不用管别人怎么看了,写日记跟做运营还不一样,是讨好别人和讨好自己的差别。但在讨好自己这条路上,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回归正题。

雄心壮志
我觉得应该先回顾一下,入职之前我给leader立下的flag。

现在来到科技频道,我会在日常运营和项目运营的过程中积极认真工作,主动与优秀的同事们沟通,期望能有以下几点收获:
1、实习的直接目的是为秋招打好基础,所以希望在实习中:

明确自己秋招岗位的规划,比如可以更明确自己就是希望从事互联网视频内容运营相关的工作,然后可以明确自己希望进入的垂直领域比如科技科普,然后在这一领域可以更加深入的展开学习,进一步提升职业能力;
培养职业素质,希望自己能够在你厂这样高度职业化的场域中更深入的了解职场规则,以便更好的进入秋招,融入社会;
2、实习的另一个目的是结识优秀的人,希望在能人遍布的公司认识志同道合的朋友以及可以对自己进行指导的导师,学习人生经验;

3、最后,希望实习可以帮助自己更好的认识真实的社会,认识人,帮助自己更多的破除因校园生活等因素形成的刻板印象;

总的来说,就是希望自己能找准秋招目标,提升职业素质,积累行业资源,去除学生思维。现在看看,这些flag还是挺深刻的,但目前做到的确实不多,关键还是在于缺少对自己的复盘,譬如周报和月报的撰写,以及对工作内容及其背后逻辑的理清。

一、频道调性
我在科技数码频道工作,岗位是内容运营实习生。这个频道是一个相对来说内容涵盖较广的频道,我们会涉及到的内容主要分为三块,行业、科学和趣味。

行业板块偏向技术的市场化应用,譬如AI、智能设备、手机相机、自动驾驶、互联网等都是我们经常关注的话题。也因为互联网等话题,有的时候会和财经、新闻等频道有内容冲撞(但我估计所有频道应该都和新闻有内容冲撞)。

科学板块就比较关注硬核的科学研究的内容,比如生物科技(如疫苗)、空间技术(如火箭卫星)等等。除此之外,科学比较重要的一块是科普,一些比较知名的科普内容都会被放在科学版块里。

趣味板块是我们日常主要带流量的内容,简而言之就是把一些趣味的和科技沾点边的小视频反复推,利用人们最基本的好奇心和猎奇心,来完成播放量KPI。(别的不说,诸如花式玩曼妥思和外国人少系列,就常放常新,一直有人看)。

以上三个板块就是我们频道主要会涉及的内容,类比到报刊的话,我们可能像《科技日报》一样?Maybe,总之从硬科技(纯科学内容)到软科技(趣味实验和科普内容),以及科技的市场化应用,都是我们关注的要点。

ps:这里我经常会思考一个问题,什么是“科技”?

彼得·蒂尔概括说,垂直进步即科技。而任何新方法,任何可以使事情更易完成的方法便是对科技最好的定义。

话虽如此,但我们的科技频道显然更偏向自然科学,最偏向市场最关注的如手机数码、和人们最好奇的和他们的生活最相关的内容。

二、要做什么:日常、热点、CP生态
日常专辑运营

这是每天都要做的工作,我负责行业专辑。我们每周会新建一个行业专辑,每天会往里面填充内容,基本一天40-60条左右。行业内容主要包括的点上面已经提到,另一个要关注的点就是行业内容极其强调时效性。技术市场化的应用往往是变化很快的,我们不能在骁龙865都出完了的时候,还在给用户推为什么825被称为小火龙(有的时候作为数码科普也是可以的,但并不适合放在行业新热专辑里)。

行业专辑运营就像报新闻一样,不过我们报的是视频新闻。每天的任务是抓住当下的行业热点,从媒资库里寻找合适的内容;如果没有内容,可以联系资讯CP(像梨视频那样的内容风格)进行生产。随后,算法推荐会把经过编辑一手筛选的内容通过信息流和push的方式,推荐给用户。

关于日常专辑运营这部分的工作目的,我的理解是:通过对内容的筛选、定制、标题优化和专辑排序等操作来最大程度上提升科技频道的流量。让观众点的进来,看的下去,看完还能接着看下一个,最好还能点个关注。

在这个岗位的感受,有点像是报纸中的编辑,需要根据时事的发展和受众存在的偏好来调整内容和版面,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1、选哪些内容:必须是和当下热点相关的,比如各大科技公司出的新品及相关的测评;知名内容产出者的内容,可以依托作者的名气给自己带来更多的流量。

2、怎么起标题:我认为标题最重要的是要给人打开欲,所以就是要戳中人的好奇心才行,不管是希望他关注当下热点、还是某品牌新机的价格和特殊技术等,都要在标题中留一点疑问。

3、怎么排专辑中的顺序:当观众点进某视频的时候,他就自动进入我们的专辑,页面会呈现该视频上下相邻的两个内容,所以相邻视频必须要有区别度,同时最好能有一定的联系,譬如下一个可以为上一个补充或者答疑等等,可以进一步提升播放量。

4、要把哪些进行重点推介:我厂的算法推荐的模式我确实是不大明白,但从现在的内容市场来看,基本上不被算法推送的内容已经很少会被看到了(这也给我们一个启发,就是做内容之前一定要去摸一摸平台运营推荐的规律)。从我厂的工作流程来说,运营们加入专辑的内容首先会录入到一个大内容池子之中待审,经审核安全且具备一定质量的内容才会推到push线(也就是app会给用户推的通知),push操作员会进行用户和内容的匹配,完成初步分发(大概流程是这样的,因为大池子之后的业务线实习生并不能参与,所以我也只是根据培训内容做的猜测)。频道的主要呈现方式是APP中的页卡,是观众一进去频道就会看到的内容,所以重点优质内容会进行页卡置顶。——   所以重点推荐的内容,一是要够时新,能够蹭到当下的热点;二是要够有趣,能够满足人们的好奇心。其实归根到底,内容筛选和推介就是三个字:好奇心,以最大的共情力去对人性需求进行敏感察觉,然后去满足他们。

热点专题的内容策划

日常运营之外,我们在面对一些当下普遍性的热门话题的时候,会专门开设专辑来做内容。常规性的譬如各大手机厂商的旗舰发布会,特殊一点的比如苹果的wwdc,日环食等等。

这里也想提到一个我一直在想的问题就是:什么内容才是真正重要的?什么热点真正值得跟?

我觉得这个问题是一个商业问题,我们都知道做内容的公司一般都是卖广告的(当然现在做自己品牌带货的也很多),那么这个商业逻辑之中,就我目前所知存在两大需要考虑的因素,一个是用户数量,一个是用户质量。用户数量保证基本的浏览量,用户质量则涉及到广告的转化率。从广告主的角度来说,他们希望广告能够被更多“适合的”人看见,也就是有购买欲望和购买力的用户。因此我们在做内容的时候,就必须追求播放量和内容质量的平衡(这一组矛盾是切实存在的,确实越低俗越激发情绪的内容越多人看,典型例子就是把华为与爱国挂钩)。

所以先谈谈我们要跟什么热点。

从热点专题来说,可以分为常规性热点和突发性热点。( 参考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的一篇文:http://www.woshipm.com/operate/1758160.html ,此前没有对这个问题有过通盘的考虑,现在借总结这位朋友的文章,自己也做个梳理)。每年定时定点会发生的事情,比如高考以及一些节日,就是常规的;一些常规预见之外的,比如疫情、比如奇异的天象,就是突发的。

评估热点的相关度有两个标准:第一个是这个热点的影响力如何? 我们可以用百度指数、微指数、微信指数等工具帮助我们判断。或者查询一下各大网站平台对该事件的预热也能有所察觉,比如微博、头条、抖音、B站等。用数据是为了清除我们的错误预估,比如我在实习中就误认为日食这个话题不会有很大的影响力,但当下单个视频的播放量可以短时间冲过百万,是我始料未及的。

评估热点要考虑的第二个问题就是,该话题与我们的相关度怎样?包括关注人群是否匹配?不匹配我们能否侧面挖掘蹭热点?相关资源等我们能否合理的调动?毕竟话题相关度和执行情况,是直接与最后的数据挂钩的——有多少播放,拉到了多少新用户?

其次是怎么跟热点。

内容运营不是内容创作者,内容创作者对单个的视频播放量负责,但我们要对整个频道的数据负责。因此,我们要对热点话题做通盘的策划,从各个角度以各种内容形式发掘潜在受欢迎的话题,并建议优质创作者们去创作,我们来编辑和推送,最大化传播效果。

之前跟日环食的时候,项目结束我做了如下的一个图,作图的过程中最大的感受就是,人们在消费内容时所需要的是新鲜感,现在增加了分享中的认同感和参与感,我们要尽量提高用户消费内容的质量和速度,降低消费的门槛和限制,延长内容消费的链条,吸引用户参与到分享和制作中来。简而言之,在热点的前期中期和后期,都涉及到“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三个源问题。当然,其中还是会有一些重点,比如当下能产出的日环食优质现场视频是人们最关注的,就会有很高的播放量。


与日食相关的一切内容
一切大众化的内容消费,都是消遣和娱乐,本质上和你去吃碗米线是一致的,在平衡各方考虑的时候,要最大程度的考虑互联网中最大盘的接受力。

CP(内容提供者)的联系

这一块是我最近刚刚对接的部分,主要工作内容是联系各位优质的内容提供者。内容方希望我们能多给推广和曝光,我方则希望他们能持续的产出优质且紧跟热点的内容,本质上大家都希望得到好看的数据。所以平时需要维护好关系,有热点的时候提出内容需求(不一定每次都跟进),对方有内容要推荐的时候视内容质量进行推荐。目前看来基本如此,之后有新的观察我再做记录。

三、内容工作之外的一些天马行空的想法
一切经济活动的本质都是对人需求的满足,内容行业并没有脱离新闻行业的框架,因为根本上涉及的都是人的好奇心、求知欲、猎奇、虚荣等人性。这些词汇会被很多人看做是不那么好的,但它们真实的存在于每一次点击之中。视频内容点击的峰值一般在每天的十点和每晚的九点,你不能指望刚下地铁坐在工位上的人和劳累一天瘫在床上的人,有多么理性。

别那么严肃嘛。

世界不断变化,但人是周而复始的,对人类本性和感情的消费,是最名正言顺的抢劫。

就像《霸王别姬》里张国荣说的,“是人,就得看戏”。没有七情六欲,那人还算是人吗?尊重每一位观众合法的需求和喜好,而不是教育他们。

全部评论

(2) 回帖
加载中...
话题 回帖

推荐话题

相关热帖

近期热帖

历年真题 真题热练榜 24小时
技术(软件)/信息技术类
查看全部

近期精华帖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