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国人不懂的西游第一神曲 能借由《黑神话:悟空》真香吗
头像
kernelkoder
发布于 2020-08-26 09:42
+ 关注

外国人不懂的西游第一神曲 能借由《黑神话:悟空》真香吗

近期游戏圈最为轰动的一件事情,莫过于《黑神话:悟空》实机演示频频刷屏中外各大网站,不管是B站、新浪微博,还是油管,众多玩家都被这段13分钟的演示视频惊艳到了。

只用了一天的时间,《黑神话:悟空》实机演示在B站的播放量,轻松突破一千万。在触乐专访游戏科学的文章中,我们看到即便是游戏科学的部分员工,都没有预料到这部视频会如此之火。

(目前播放量已经突破2200万)

如果说《黑神话:悟空》在中国的火爆,是吃了《西游记》的国民度红利,但是在国外,没有西游滤镜的众多国际友人们,同样被这段实机演示所吸引,并不吝赞美之词。

于是,在B站,就形成了这样一番盛景,除了《黑神话:悟空》官方预告,以及众多UP主对游戏的评价、分析外,还有众多国际友人,对这款来自中国的神秘游戏的无限期待。甚至不乏有人喊话索尼、微软,快来将《黑神话:悟空》纳入次世代主机之战当中。对此,游戏科学倒是早有声明,本游戏会登录全平台。

在这些国际友人当中,我们甚至看到了《战神》之父David Jaffe的身影。相比起其他观众,来自游戏界知名制作人的评价,更能具有说服力。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面对《黑神话:悟空》实机演示,从不屑一顾到不吝赞美,David Jaffe态度的转变,从侧面证明了《黑神话:悟空》的无限潜力。

但在众多外国友人的赞美声中,我们同样发现,中国人兴奋感动的点,和外国人略有不同,有的地方甚至相去甚远。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对西游第一神曲《云宫迅音》的反应。

相信不少中国玩家们,在预告片的最后,听到仙气十足的女声吟唱,以及极具标志性的“当↗→→↑↘↑↘→”响起的时候,眼眶已经为之湿润。这首央视版《西游记》的主题曲,可能比它的名字《云宫迅音》,更为大众所熟知。音乐响起的一刻,爷青回、泪目等弹幕交替出现。

但就是这样一首令无数西游迷感动的曲子,甚至在David Jaffe的解说中,不配拥有一秒时间。

时间退回到1986年,彼时,改革开放的春风正在神州大地上拂过,由中央电视台牵头拍摄的《西游记》正式开播。在有限的人力、物力资源下,由杨洁导演率领的西游团队克服种种困难,向全国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自此之后,《西游记》被无数次重播,陪伴了一代又一代的电视观众。

在B站,包括《西游记》在内的四大名著已经上线,并且收获了众多年轻网友的喜爱。经典并没有因为时间褪色,反而仍在散发着时代的光辉。而《黑神话:悟空》实机演示的惊喜亮相,令这两部作品实现了弹幕上的梦幻联动。

颇为戏谑的是,如果要问《西游记》在B站最火的梗,恐怕还要数六老师的“两开花”。但在《西游记》电视剧评论区,理性的网友们并没有陷入“娱乐至死”的狂欢中,而是保持克制地看待这一问题。

抛开“两开花”的梗本身,实际上,在央视版《西游记》中,《云宫迅音》真正担得起中外两开花的赞誉。作为中国第一首在电视剧中出现的电子音乐,《云宫迅音》走在了时代的前列。

《云宫迅音》的作曲者是许镜清先生,这首曲子最开始甚至连名字都没有,是后来的网友们赋予了“云宫迅音”这一名称,并得到了许镜清的认可。在电视剧中,伴随着音乐破石而出的孙悟空,成为观众无法忘记的经典画面,《云宫迅音》也令孙悟空成为自带BGM的人。

在《云宫迅音》中,许镜清巧妙地融合了电子音乐,并结合了中国传统乐器与西方管弦乐,其开创性与《西游记》电视剧相得益彰。对那个时代来说,杨洁导演顶住压力启用了《云宫迅音》,央视大胆播放了这首曲子,电子乐打破了世俗的偏见,这和孙悟空的斗争精神遥相辉映。

8月22日,许镜清先生正式为B站观众录制了入驻视频,弹幕上无数的“爷爷好”,见证了大家对老先生的欢迎。在评论区,也有网友呼吁,能不能放出《云宫迅音》原版音频。然而遗憾的是,原版音源已经丢失,现在的版本是老先生重新谱曲的版本。且不谈文化输出,在文化传承上,我们同样支付了高昂的学费。

在视频中,许镜清先生专门夸奖了B站的UP主们演奏的《云宫迅音》。事实上,在网友们的不断演绎下,《云宫迅音》已经出现了众多风格各异的作品。而UP主碰碰彭碰彭,还曾将这首曲子带到了法国街头,吸引了众多路人驻足围观。

(总有中华儿女,在为文化输出而努力)

近些年来,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高,人民对于文化输出的呼声正在愈发强烈。类似碰碰彭碰彭这样的UP主还有很多,他们正在以自己的方式,令中国的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风采。

但只做到这些,还远远不够。

8月25日,许镜清先生最新发布的视频中,观看了《黑神话:悟空》宣传片,并用“恰到好处”来形容《云宫迅音》的出现。

视频下方众多评论中,有这样一条评论,格外触动观众的心:“我最泪目的就是最后片尾出云宫迅音的时候,只是只有中国人能理解的感动。”

《黑神话:悟空》所选取的《云宫迅音》版本是交响乐版,和原版相比,气势更为恢宏,史诗氛围更为浓郁。而这首音乐在片尾恰到好处地出现,极大地勾起了玩家对西游的情怀。玩家观看整部宣传片的情感起伏,都在官方的层层设计中,在片尾借由《云宫迅音》达到***,设计足称精妙。

回头再看网友的留言,只有中国人能理解的感动,既带着几分辛酸,又有几分讽刺。在短短13分钟的游戏演示中,能令中国玩家感动的点有很多,七十二变、定身术、毫毛、筋斗云等法术,四大天王、大鹏、巨灵神、孙悟空等角色的出现,无不令人感到既亲切又惊喜。

而这些场景,对外国友人而言,往往只是一句“Amazing”,一句“猴雷蟹”。这时候,就需要热心的网友们把“卧槽”教给外国友人,来丰富一下彩虹屁的词汇。

当今时代,从来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相反,以最具商业化及娱乐性的好莱坞大片举例,用于宣传电影的成本,甚至要占到总投资的一半以上。如何恰如其分地进行商业包装,如何吹彩虹屁,是一门学问。

然而遗憾的是,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对外文化输出,都处在相对低迷的状态。借由李小龙的世界影响力,中国功夫片一度名扬海外。除此之外,我们能够拿得出手的世界级商业娱乐作品并不多。反观好莱坞电影、日美游戏,已经俘获了一批又一批的粉丝。

美国在文化输出方面所取得的成功数不胜数。昔日,《魔兽世界》成为引领世界的MMORPG,即便今天卷土重来的《魔兽世界怀旧服》,依然勾起了玩家们极大的热情。

而我们的近邻日本,同样在文化输出方面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在众多好莱坞电影中,日本刀、忍者等元素屡见不鲜。近期大卖的日本武士题材游戏《对马岛之鬼》,出自美国Sucker Punch工作室之手。而其出众的素质,得到了日本知名制作人名越稔洋的称赞。

和美国人创作的日本文化题材游戏类似,日本人同样创作了不少中国文化题材的作品。三国题材自不必多说,来自光荣的“三国志”系列、“真·三国无双”系列,无一例外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而在众多文艺作品中,借由鸟山明的《龙珠》而全球知名的悟空,更是和我们《西游记》里的悟空形成鲜明对比。在《龙珠》漫画初期,拥有如意棒、筋斗云的悟空,可以实现愿望的中国龙,其创作灵感与《西游记》的联系不言而喻。

而在创作时间上,《龙珠》漫画诞生于1984年,《龙珠》动画诞生于1986年。随着动画的热播,其主题曲《魔诃不思议アドベンチャー!》迅速成为全球知名的经典曲目。而同一年诞生的《云宫迅音》,远未取得《魔诃不思议アドベンチャー!》的影响力。

游戏作为当今时代承载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有着不亚于影视作品的受众群体与亲和力。根据市场调研机构DFC Intelligence的最新数据,截止到今年年中,全球游戏玩家数量已经超过了30亿。尤其在疫情的影响下,游戏市场仍在不断增大。

一款制作精良的3A游戏,会吸引玩家自发地去了解背后的文化,《血源诅咒》之于克苏鲁、《生化危机》之于丧尸,就是十分鲜明的例子。

通过《黑神话:悟空》的宣传片,我们惊喜地发现,已经开始有外国人,对中国神话产生了兴趣,开始好奇《龙珠》悟空与《西游记》悟空的区别。仅仅一部游戏宣传片,甚至隐隐然已经带起了一轮新的西游热。

(甚至已经有外国友人,注意到了《云宫迅音》这首曲子)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李小龙引领的功夫片热潮,充分证明中国民族文化具备成为世界流行符号的潜力,关键在于方式方法。

近些年,中国不乏一些收获国际赞誉的商业作品,包括讲述文物故事的《国***藏》、曾经登上全球热搜电视剧榜首的《延禧攻略》等,这些作品无一例外皆着眼于历史。

在众多历史文学作品中,《西游记》可能是最适合进行全球商业推广的作品。

一方面,师徒四人西天取经、沿路打妖怪的故事,特别适合拿来改编为迪士尼式的作品,能够做到老少咸宜、幽默生动。另一方面,西游故事背后蕴含的人间百态、社会现实,赋予了作品足够的艺术深度,同时,神话题材也令作品在创作上更为自由。

《黑神话:悟空》似乎走在了一条正确的道路上,极有可能成为中国最具开创性的3A游戏,一如1982年开始拍摄的《西游记》,1986年响彻全国的《云宫迅音》。音乐是没有国界的,在将来的某一天,或许这首《云宫迅音》,会成为中外西游迷的共情之源。或许在补档《西游记》的人群中,会有越来越多国外友人的身影

全部评论

(1) 回帖
加载中...
话题 回帖

推荐话题

相关热帖

近期精华帖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