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过来人经验,秋招做好这些准备,大厂offer就不远了!
头像
信超越,得offer
编辑于 2020-08-10 20:36
+ 关注

过来人经验,秋招做好这些准备,大厂offer就不远了!

秋招过来人全干货!! 5000多字,秋招前一点要看的心得,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今年秋招的序幕已经缓缓拉开了,尤其互联网公司,几乎各大厂的提前批都纷纷开始了,今天在知乎看到一个关于2021届应届生秋招状态的投票,具体投票结果找不到了,大致是下图这样的(截至今天的结果),几乎有50%以上的同学是没有做好迎接秋招的准备的,还有一大部分是因为实习等其他原因没时间准备。


作为过来人,诚挚地劝诫大家一定一定提前好好准备秋招,所以我也根据经验总结了一些心得和建议,给大家个借鉴。

我秋招过程中投了34家公司,参加了10多场笔试,30多次面试,主要找互联网公司(BAT、TMDJ、小米、网易等大厂都有面过),也投了一部分银行(主要是工农中建招)和少部分国企(几个大型国企、运营商等)还有几个地产等其他,所以对整个秋招的历程还算有个总体的参与,当然经验更多会偏向互联网一些。

Part1:岗位投递(网申)
这是秋招的第一步,很多人会忽略这个步骤的重要性,但其实网申会对后面的整个过程产生影响,网申的过程中需要把握的最关键的两个点是时间和渠道。

1.1一定尽早网申
我看今年腾讯、阿里、头条、京东等大厂的提前批已经开始了,一定要及时及时及时投递!



1)简历一定不要卡着截止日期投,至少要提前2个星期;

秋招的笔试、面试都是分批进行的,很可能你还没有笔试,已经有人面试通过了。

而且,每个岗位都有一定的数量有限,越晚投递简历,被发起面试的可能性就越小。我体会最深的就是去年的字节跳动,我身边的人投递比较晚的人被发起面试的概率远小于第一时间就投递的。


★这里会有一个问题:有的公司岗位是陆续开放的,要不要等自己满意的岗位出来了再投?

建议不要等,一是你满意的岗位你不一定能面试成功,二是今年可能根本不会放出你等的那个岗位,三是一般第一批登出来的就是大部分了,后面再有也是陆陆续续个别岗位,不如尽早投递一个差不多的。

比如字节去年是每过几天增加几个岗位,我当时投递意向是产品岗,但是第一批放出来的岗位我都不太满意(数据中台产品、云视频产品等等吧),所以就打算等过几天出来满意的岗位再投递,不过等了半个月也没见多出来几个新岗位,而此时再回头去投递原来的岗位要么是已经面试过一批人了,要么是已经截止投递了,建议大家合理借鉴。

2)截止日期不只是网申的截止日期,还要看笔试的截止日期

一定要在笔试前投出简历,否则非常容易错过笔试机会。而且有的公司会有好几批笔试,比如腾讯,尽量赶第一批笔试,如果第一次没过后面还有参加别的批次的机会。

根据去年的数据,各大厂开启校招时间:

京东:7月2日

阿里:7月16日

网易:7月16日

百度:7月23日

腾讯:7月25日

字节跳动:8月1日……其他多数的企业都在8月的上半月开启了2019校招!

所以今年一定要把握好时间,提前将简历准备好。

1.2有时内推或许不如直接官网投递
很多同学可能会比较执着于内推,认为内推被录取的几率可能会比官网正常投递的几率大,包括我自己在去年秋招开始阶段也是这样认为的。但是随着秋招的进行以及通过一些途径的了解才发现,事实并不是这样的。

我们内推和官网投递,其实简历最终的去向都是公司或相应岗位的简历池,你投递的岗位面试官会去池子里挑选符合条件人选进行面试,所以看的是你的简历与其岗位要求的匹配度而不是谁是内推进来的。不排除内推会增加成绩率的可能性,但起码也得是业务主管这个级别的内推才会对你的录取产生一点点影响吧,普通职员的内推,只是公司人事招聘的一个手段罢了。

而且你通过官网报名不仅可以把信息填的更详细,而且可以随意选择自己喜欢的岗位,如果是把简历发给内部人内推,给你投到哪去就说不好了。(通过内推码的方式内推,还是可以用一下)

关于内推,我自己的亲身经历:

1)唯一有用的就是阿里内推可以免笔试,其他公司,并没有发现内推带来的任何优势

2)甚至我和几个舍友都投了oppo的同一个岗位,我是在牛客找的内推,他们就是官网直接投递的,结果他们都被发起笔试和面试了,我投了之后就没有任何消息,而且官网上有内推记录,还不能重新投递了,非常难顶。

3)字节我和一个同学找的一个职级较高的朋友要的内推码,结果也没被发起面试,我还是重新官网投递的,然后又面了几轮。

4)和我一起实习的同学,他们总监给他从内部直接推到认识人那里,结果最后一轮和正常投递的同学一起面,也挂掉了,所以内推,真的是一言难尽。。

1.3投递渠道:
1)最基本:招聘官网或招聘公众号

招聘官网投递是我最推荐的,建议关注意向公司的招聘公众号,公司开启网申或后续发布职位会第一时间通过公众号消息推送出来,这样就可以及时获取到有效信息。一般微信搜索“xx招聘”就能找到相应公司的官方校招公众号。


2)最直接:联系同学、学长学姐、曾经的同事领导内推

对于前辈们来说,内推其实是举手之劳的事情,只要你足够恳切,前辈们都会乐于帮忙。

而且你如果被成功录取,内推人还会有奖励。

3)最强大:微信搜索

打开微信公众号-点击右上角搜索-输入xx(公司名称)内推,你会发现有一系列关于内推的文章,点开文章里面一般就会有内推人的联系方式和内推码。

4)最综合,牛客等网站的内推汇总

牛客网上会有各个公司的投递网站或内推链接汇总,这种汇总优势有2个:一方面提醒你网申截止日期,一方面则会提醒你该行业还有哪些公司可以投递。

另外还有校园内部的论坛、学校就业网站会有一些招聘信息,其他途径就不太推荐了,比如宣讲会现场投递。。。

注意事项:

★简历投递一定要注意:多投不要海投,要在秋招开始前就选好自己预期的行业和岗位。

有句话叫做“隔行如隔山”,应用在秋招定位在合适不过,这么多行业,几百上千家企业同时招聘。必须有一个心理侧重,多投不要海投。如果你不想去互联网或国企,就尽量不要投递,不要跟风(举个例子:看同学都投狐互联网,自己也跟着投),要考虑你自身的特点适不适合,盲目跟投不仅浪费时间,而且消耗个人精力。一般来说定位1-2个行业就行,然后把这行业的公司广投一遍。去年秋招,我认识的人有投100+的,也有只投10几个的(这是大佬,比不了),我认为正常秋招,投50左右为正常水平。



★简历要持续不断的投,贯穿整个秋招,千万不要因为拿到了一个offer或者懒就停下来,机会都是自己给自己争取来的。

很多公司会有不少补录的机会,你真的不知道哪个公司哪天会给你惊喜让你去面试,甚至之前面挂了的岗位,后面依然会被捞起再次面试,比如我去年就是在10月被字节跳动捞起来然后面了几轮。

★最好对自己投递过的公司和岗位做好整理,并及时更新状态信息,不然到时候某个公司要笔试了或者临到面试了忘记了自己投的那个公司的哪个岗位了,回头再找起来就很麻烦。

这是我自己去年的秋招投递信息表,想要去搜集什么信息非常方便。建议使用线上文档,这样手机电脑都可以查看而且可以随时同步信息。


Part2:简历
关于校招简历如何制作,我在之前的公众号文章中写了详细的方法(需要的话可以去公众号看看),本篇主要说说大方向的注意事项。

1)每年有几百万人参加秋招,校招中,HR看一份简历的平均时间不超过10s,所以你的简历要在这10s内抓住hr的眼球,其实千篇一律的在校经历并不会吸引hr,你需要做的是让你自己的经历变得有特点且符合招聘需求~

比如你投递的岗位是新媒体运营,那么你的简历中如果有:

“在校期间,自己做过一个公众号,聚焦大学生旅游,,从内容制作到推广运营都是自己一个人独立完成,0成本情况下半年内收获粉丝1000+。”

就等于你和hr说:

“我有你们岗位需要的技能基础,而且自己亲自操作过,并有一定的成果,公司雇用我的性价比会比雇用其他人高很多”

2)不同公司和岗位要准备不同具有针对性的简历,不要一份简历到处投。修改标准参照公司在网站发布的岗位介绍。根据目标公司的需要进行修改。

比如我针对不同公司岗位准备的简历集:


3)简历内容要多样,但是也要一脉相承。不同部分内容体现的个人特质有差别,但专业方向的部分要相对一致。特别是实习,尽可能是在一个或者相似领域的2到3份实习,不要跨越很大,给人很分散的感觉

Part3:笔试
关于笔试,技术岗会有很多技术基础知识和在线编程算法题,准备方法无非就是看书+大量刷题(剑指offer、leetcode等);非技术岗的笔试一般是:部分产品/运营的专业知识客观题+行测题。有的公司甚至直接就是行测题。专业知识部分,可以多看些专业书,累积一些专业词汇,免得考察到的时候都不知道是什么。

我之前在某个网站上看到的一些互联网公司非技术岗的笔试内容总结:

腾讯(产品策划/运营):文字填空、数字图像推理、数据分析等行测题45道+互联网相关的主观论述题2道;

百度(无限产品设计师/产品运营):4道问答题任选3道,与百度产品和时下互联网热点产品有关;

阿里(产品经理):选择题+问答题,设计基本互联网知识和逻辑能力

阿里(运营岗):逻辑题+主管论述题

百度(产品经理):产品分析+产品设计

京东:言语理解+数量关系+推理判断+专业知识

……



笔试的技巧:

1)搜集往年的笔试真题,总结自己的方法论

2)搜集该公司近年来发生过的大事件和旗下的产品信息,熟悉产品

3)刷笔试真题及行测题

4)关注近期互联网行业的热点话题,并形成自己的看法

Part4:面试
4.1自我介绍
自我介绍要针对岗位需要进行修改,针对岗位所要求的素质进行陈述,自我介绍的重点,应该是想尽办法体现自己跟这个岗位的匹配度(和简历是一个道理)大家尽量挑选一些跟应聘行业或者跟岗位比较相关的经历,来体现自己的匹配度。

自我介绍是面试官对你的第一印象,我们要做的,就是在这第一次见面的3分钟内,就让面试官对自己产生兴趣,一个好方法是换位思考,如果你是面试官,对方说什么你会更感兴趣?

4.2群面
群面中的表现是练出来的,只要你掌握了常见题型并加以准备,让面试官注意到你并非难事。

★有两个好的练习群面的方法介绍给大家:

1)可以找10来个有相同秋招目标的同学模拟群面,也可以在牛客或其他论坛上发帖征集想要参与模拟群面的同学,一般学校里也会有这样的组织,大家多了解,多参与

2)在面试你想去的公司之前参加几次你没有太大意愿要去的公司的群面,这种实践会对你提高群面水平有很大帮助

当然,无论参加模拟群面还是真实群面,最好是带着一定的方法去尝试联系,并在面后不断总结形成自己群面的一套方法论。单纯地为参加一次练习而练习对面试水平的提高没有任何意义。

关于群面技巧,在这里不过多说,需要的同学可以看我前面发的贴子,有详细的介绍。

4.3单面
这是秋招面试的主要、重点环节,无论是技术岗还是非技术岗都要经历好几轮的单面。

关于单面中常见的问题,我之前总结过,应该非常全面了,这里主要讲讲单面的一些技巧和注意事项

1)一定要做到对自己简历上的每一条都很熟悉,每个“故事”要深挖细节,细节是真正的魔鬼。要达到每一条内容都能展开来说5-10分钟的水平,因为你不清楚面试官会揪着你哪段经历追问(我经历了好几次,有的面试官就抓着我简历上某个不太重要的经历不断盘问)。

2)如果你没有更好的方法,不如用STAR法则来组织问题答案,绝对不会出错。

·Situation:这段经历的背景是什么

·Task:我当时要完成什么任务,或者解决什么问题

·Action:我具体采取了哪些方法和措施

·Result:最终收获了什么样的成果

比如:我在学校配眼镜不太方便(S),所以在那年的策划大赛中提出了一个线上配镜(T)的策划方案,自己担任团队负责人,提供创意并通过线下调查评估项目落地的可行性(A),最终我们团队提出的方案在大赛中获奖并被校外投资人看中,有意向投资我们的项目(R)。

这只是简略版例子,具体每一个步骤根据自己的经历进行相应填充。

3)提前了解行业或公司业务,搜索行业研报、数据研究报告,了解这个行业的大环境,并对这个公司的业务做好了解,你会用得到的。我在面试的过程中,几乎每个面试官都或多或少提问过关于该公司或岗位具体业务的一些情况。

4)多总结,多思考,对互联网相关热点问题形成自己的思考和沉淀。

5)看面经+自我总结。总结面试的方法有很多,最容易梳理思路的方法就是写面经记录,每场面试之后,都可以写写面经,这样长时间下来就会对自己面试中的不足有个清晰的了解,并做找针对性的提高。


之前看到一句话,800万人,有一半以上都是在“假装秋招”!

简历上没有电话,网申的open question要不没写,要不一两句了事

假装努力的结果,只会是陪跑,所以大家认真起来,尽早准备,多拿offer!

最后,点赞关注的朋友,秋招至少拿10个offer!!!

关注我的朋友们可以找我拿简历模版和面试常见问题集锦呀哈哈哈哈。

更多校招和实习的相关经验总结,面试技巧、大厂面经等,欢迎关注公众号“远书归”,面试常见问题文件版及简历模板都挂在了里面,欢迎自取~ 有什么问题也欢迎私信交流。

更多模拟面试

全部评论

(1) 回帖
加载中...
话题 回帖

相关热帖

近期热帖

历年真题 真题热练榜 24小时
技术(软件)/信息技术类
查看全部

近期精华帖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