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程序猿如何度过35岁的坎?
头像
ebby
编辑于 2020-07-19 19:25
+ 关注

程序猿如何度过35岁的坎?

35岁,这时候如果被裁,并且收入单一,不像别的行业有人脉资源积累,积攒的工作和技术经验又统统失效,肩不能扛手不能提,体力活又做不了。35岁上有老下有小,社保再一断,难免局面***。35岁的坎这么多前辈都死在这上面,不能保有侥幸心理,觉得轮不到自己头上。

破局之路基本上就这么三条

1. 当上CTO高管

2. 技术上做到极致,比如龟叔王坚之类,网络领域的车小胖。

3. 转行

其实这个为什么35岁会被裁,有哪几个原因是比较确定的。

1.技术跟不上时代

2.体能比不过年轻人

3.缺少对工作的激情

当然有许多现实上的原因。比如,工作996甚至007.下了班根本无心学习,睡个觉做个家务就过去了,有时候连约朋友出去玩都不想,谈何学习。健康方面,加班太狠,身体方面亚健康自然也严重了。受过了现实的捶打,刚踏入职场的憧憬和理想,逐渐的被磨平。

关于技术:

如果有天赋有耐力有毅力,持之以恒的精进技术,保持对技术的狂热。可以朝着架构师的方向走。但我发现,更多的大厂程序猿技术水平只是不错,足以应付大多数已知的场景,之后就停滞了。然而科技领域,向来是没有护城河的。科技的急速发展不会随个人意志转移就此停下,只需要短短几年就会被颠覆。市场上没有技术优势的大龄码农,自然就会被裁。

而且,可以很确定的是,现在的校招生平均水准比几年前的校招生要强的多,几年后的校招生同样比我们强得多。不仅仅互联网行业如此,所有的行业都是如此。因此,少数走技术路线破局的大佬会有优势,多数人在性价比上很难赢过应届生或者年轻人。

关于体能:

身体是***的本钱。运动有益身心健康,一般运动过后,会开心很多。有效抵抗心理疾病和心血管疾病。而且我认为,老员工们缺少一些理想和激情。有一部分原因会是身体激素的变化。旧时管仲带领体力劳动者搬砖,曾说劳其身者疲其神,悦其神者忘其形。反之,亦然。辛苦一天的脑力劳动之后,反而需要运动来释放脑力的疲劳。

工作日运动尽量不要过度,防止第二天过于疲劳,反而影响了第二天的工作。当然无论怎么样,体能基本上是比不过年轻人的,所以体能上35岁没有优势。

保持激情:

我觉得激情的消失,是源于持续性的对自己和这个世界的认知失调。举个例子,最近的一个实习生来和我吐槽说,自己做了那么多事情,有了那么多产出,却被mentor批评说没有思考。同组的实习生就做了几件小事情,却被夸奖说有思考,做的很优秀。我认真看了下他们的实习总结发现,这个实习生只知埋头做事,总结文章写的不好,堆砌了许多事情的细节,没有进行归纳。他有点不明白,实习玩的是一个表现自己潜力和博取mentor和上级信任的游戏。这件事情发生之后,自然会给新人浇一盆冷水。然而这个世界的复杂性一次次地冲击着我们的认知,多来几次,人们就越来越觉得这个世界好现实,好残酷。这个世界存在一些巧妙地均衡,比如中国老板要员工996,聪明地员工就摸鱼假装加班。而这些事情地发生,背后都有非常复杂地逻辑。理解这些明规则和暗规则,你就会从容淡定许多,做事情也越来越得心应手,自然就富有激情。

改善认知的方式,最合适的就是多读书,多和大牛交流,去走出舒适区尝试实践。这点上只需要保持纪律,经年累月的执行,自身地优势和综合能力就会开始滚雪球。

讨论完上面三点,我们看下这三条路该怎么操作执行:

第一条路,当上CTO高管。

这里我做一回自来水,强推前阿里妈妈负责人,p9大佬王立老师的课程《程序员零基础成长攻略》。课程成体系,指明了CTO成长之路。网络上技术课程很多,但是p9这种级别出来做课程的很少见。

应届生新人在35岁的坎前,大概有十年的时间去磨练自己的能力,按照课程说的CTO五层塔慢慢训练。慢慢提高自己地技术能力,工作能力,管理能力,商业能力。

十年的安排大概头两三年需要专注提高技术和工作能力,准备训练管理能力和商业能力。

之后跳槽到一个行业内新赛道的公司,并且最好能混到一个技术管理岗经营三四年,公司成则分享股票红利,失败地话,也积累新赛道的业务经验,也容易再跳槽到同赛道成功地巨头公司。

实话说,这时候还需要一点运气才能当上CTO。不过求乎其上,至少得起中。具备了这些能力水平,何愁35岁地坎。

第二条路:技术上做到极致

参与开源项目,多参与技术沙龙和峰会,抛头露面,推广运营个人技术博客,建立个人的技术影响力。甚至能够洞见市场对于技术的需求,引领技术变革,一力降十会。这样的顶级技术大牛不存在35岁的坎。相信许多朋友的公司总有这种类型的大牛,将他们作为标杆,观察他,模仿他,超越他。

本人技术菜,大家自由发挥。

第三条路:转行

实际上,这条路并不像调侃的,跑去当滴滴司机,送外卖这么惨。如果有注重理财,开源节流。尽量不让自己的收入只靠单一地工资支撑。能在大厂摸爬滚打好几年,基本上都积攒了一部分地财富,能力水平也是相对不错地,回老家经营一家店,或者平时有注重扩展副业地,平滑的将副业转成自己地主业,薪资不一定还那么高。但是不用996,有生活。前期赚的一部分钱也足够在老家落脚。

目标路线okr大致确定,这不就是一个长达十年地项目嘛?

程序猿最常接触地就是okr工作法或者scrum工作法。工作中我们使用这些方法去管理项目。我们完全可以按这种方式去运营我们自己。找到目标需要大致地能力,比如已CTO五层塔为例。思考一下,这个季度我们可以做哪些事去提升工作能力,技术能力,商业能力以及管理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会发现有许多问题会发生,逐步地去解决它。我觉得这个和平常工作地思路上是类似的。比如我们平时考虑集群宕机了,怎么办,有什么兜底降级,快速恢复等策略。我们也可以考虑,如果我们人生中途发生天灾人祸了怎么办?设置调整好自己地策略,持续优化迭代这个能力指标。耐心地等待价值回归,依靠能力换取优渥地报酬。

无论哪一条路,都需要持续地投入。十年磨一剑。

PS.

话题限定,还有许多可以探讨地东西,限于我今天不想往下写了,下次一定补上。


发现留言评论很多,说什么困难,什么年轻不要讨论35岁之类的。

年轻人怕什么困难,干它呀!怂什么,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还没有试过怎么知道?

方向正确,不成又能怎么样?方向有偏差,调整不就完了。

年轻搞什么暮气沉沉,一副被现实打垮的loser样子。就应该TMD意气风发地搞出个朗朗乾坤。

这是你们自己的人生啊!

全部评论

(15) 回帖
加载中...
话题 回帖

推荐话题

相关热帖

近期热帖

近期精华帖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