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金融基础-金融基础知识
头像
无声无息无声无息
发布于 2020-07-17 10:32
+ 关注

经济金融基础-金融基础知识

1.货币基础知识


(1)货币的本质

        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2)货币的职能

        a.价值尺度-衡量商品价值量大小  

        b.流通手段-物物交换实现商品价值  

        c.贮藏手段-金银条(纸币不具备)

        d.支付手段-缴税/捐赠(单方面

        e.世界货币-世界市场发挥作用

(3)影响货币需求因素:反比(流通速度/利率/信用发达程度)

        a.收入水平 -收入增加,需求增加

        b.利率水平 -利率上升,存储多,流通少,需求少

        c.社会商品可供量Q/ 物价水平P/货币流通速度V 即周转次数,M=PQ/V,周转次数少了,需要加钱支付,货币需求增加;物价水平和可供量增加,需要加钱支付,货币需求增加

        d.信用制度发达程度-信用越发达,电子货币使用增加,货币需求越低 

        e.汇率 -本国汇率下降,本国货币贬值,外币需求增加,本币需求降低 

        f.公众的预期和偏好

(4)货币供应量层次划分

        a.M0=流通中现金

        b.M1狭义货币/现实购买力=M0+活期(企业活期存款+农村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

        c.M2广义货币/货币供应量=M1+准货币(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外币存款+信托类存款)

(5)存款准备金

        每一笔存款均向央行缴纳固定百分比的钱,为原生存款。

         派生存款是由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办理贴现或投资等业务活动引申而来的存款。(用户存款可为其他用户提供贷款,贷款后也存入银行,这部分可称为派生存款)

(6)货币乘数(货币扩张系数)=(原生+派生)/派生

         a.法定存款准备金率rd-向央行缴纳的法定存款准备金

         b.超额存款准备金率e-留有的准备金

         c.现金漏损率c-c高了现金取出,存款余额少,准备金越少

         d.定期存款的存款准备金rt

     K=1/(rd+c+e+rt*t),t为定期与活期比率,均为反比

(7)通货膨胀

        在纸币流通情况下,供>求,纸币贬值,物价上涨(钱不值钱)

(8)通货膨胀原因

        a.需求拉上型-过多货币追求过少商品

        b.成本推动型-工资推进:工人工资上涨->物价上涨->工人要求提高工资

                      利润推进:前提是存在商品和劳务销售的不完全竞争市场

        c.供求混合推动型

        d.结构型-部分影响整体

(9)通货膨胀治理政策

        a.紧缩的货币政策-出售有价证券、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再贴现率

        b.紧缩的财政政策-增税节支、减少赤字

        c.紧缩的收入政策

(10)通货紧缩

        供<求,单位货币升值、价格水平下降

(11)通货紧缩原因

            a.供给减少  b.需求不足  c.供过于求  d.市场冲击

          通货紧缩影响

            a.社会总投资减少  b.消费需求下降  c.社会收入再分配-政府收入向企业和个人转移;企业受到损失;工人实际工资增加;有利于债权人的资金再分配。

(12)通货紧缩治理政策

        a.扩大投资需求,增加消费需求

        b.扩张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c.引导公众预期


2.货币政策


(1)货币政策目标

        a.操作目标-基础货币、存款准备金(央行直接影响和控制的目标变量)

        b.中介目标-利率、货币供应量(可供观察和调整的指标,我国现阶段是货币供应量)

        c.最终目标-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我国现阶段是保持货币币值稳定,促进经济增长)

(2)货币政策工具

        a.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央妈三大法宝

            法定存款准备金-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可用资金减少

            再贴现政策-贴现为持票人和银行机构,再贴现为银行和央行,将未到期汇票扣除利息返回。再贴现率提高,货币供应量减少,市场利率上升,货币需求减少

            公开市场业务-卖出(减少货币供应量)或买进(增加货币供应量)有价证券,吞吐基础货币

        b.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c.直接性货币政策工具

        d.间接性货币政策工具

(3)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a.传统的利率渠道-扩张性货币政策->利率降低->投资消费增加->社会总需求增加->总产出增加

        b.信贷渠道-扩张性货币政策->准备金增加->可贷资金增加->依赖银行贷款的企业增加投资支出->产出增加   反之相反

        c.资产价格渠道-托宾q理论的托宾效应:q为企业市场价值(股票*数量)与资本重置成本之比,扩张性货币政策->货币供应增加->股票上涨->q增大->企业增加投资->总产出增加

                                  莫迪里安妮的消费财富效应:货币供给影响股票价格,影响消费支出

        d.汇率渠道-国际贸易渠道。供应量增加->本国利率下降->本国货币贬值,买外币增多->净出口增加->商品需求增加->总产出增加   反之相反


3.利息与利率

(1)利息

        是债务人支付给债权人的报酬,即资金的价格。其本质是剩余产品价值的一部分,反映所处生产方式的生产关系。

      利息率

        利息同本金之间的比率

(2)利率种类

        a.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

        b.存款利率与贷款利率

        c.基准利率与市场利率,我国目前的基准利率为央行对商业银行的再贷款利率

        d.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是否考虑通货膨胀

        e.官定利率与公定利率


4.外汇与利率

(1)外汇

                    以外币表示的外国金融资产,在外国能得到偿付的货币债权,可以兑换成其他支付手段的外币资产

                   包括外币现钞,外币支付凭证或支付工具,外币有价证券,特别提款权和其他外汇资产

(2)汇率

                以一国货币来表示另一国货币的价格

         标价方法

                直接标价法(应付标价法)-以一单位外币计算应付本币

                 间接标价法(应收标价法)-以一单位本币计算应付外币

(3)影响汇率变动因素

        a.国际收支:收大于支—>出口增加—>外汇供给大于支出—>外汇贬值,本币升值—>外汇汇率下降

        b.利率水平:提高—>资本流入—>本币升值,外汇贬值   反之相反

        c.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本币价值下降—>购买力下降,对外币比价下降

        d.政府干预:买进卖出外汇

        e.一国经济实力:强大—>本币升值

(4)我国汇率制度

            实行以市场供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全部评论

(1) 回帖
加载中...
话题 回帖

推荐话题

相关热帖

近期热帖

近期精华帖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