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找产品实习,先搞清楚互联网产品是什么?
头像
求上岸123
编辑于 2020-06-29 14:19
+ 关注

找产品实习,先搞清楚互联网产品是什么?

一文带你看透互联网产品的概念、分类和演变原则


本文回答了关于互联网产品的一些基本问题,在这之前,我们先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企业要做产品?因为要理解产品,就一定要以终为始,明白产品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


关于这个问题,从用户价值和商业价值的角度,我有几方面的思考:


1. 互联网产品是企业和客户建立互动的界面。

互联网公司强调产品,其实是因为这是他们跟海量客户唯一互动的方法。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互联网公司对产品开发越来越看重敏捷开放,快速迭代的原因。


2.互联网产品就是为了建立互动,持续互动。

互联网产品,是一种持续相互作用的产品形态,这种产品形态体现的是产品建设者和用户之间,通过产品界面建立了直接联系的通道。这种联系,数据可以市完全自动的流通和交互状态。

3.互联网产品提供一个反馈闭环。而产品化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它提供了一个反馈闭环。

反馈闭环是任何学习的一个前提条件,互联网产品在产品界面上,实现了实时的互动,这种互动产生的所有数据,都能带来产品和客户之间的相互联系。产品在客户的***下不断的迭代,客户也在产品越来越智能反馈下更加满意。这也是为什么互联网产品人在设计产品时会特别重视数据反馈、产品交互的原因。


好的,正文开始~


1. 产品概念的深度解析

1.1泛语境下的产品概念

产品是以使用为目的物品和服务的综合体。更具体一点,是作为商品向市场提供的,引起注意、获取、使用或者消费,以满足欲望或需要的任何东西。


互联网产品就是指网站为满足用户需求而创建的用于运营的功能及服务,它是网站功能与服务的集成。


1.2 产品知识体系下的产品概念

如果把产品经理所需要具备的知识体系称作一门学科,那么用户、需求,产品这三个概念则是构建整个学科的元概念。所谓元概念,就是整个学科知识体系中最基本的概念,整个学科的知识体系都建立在若干个元概念之上。

图1清晰的定义了三个基础概念之间的关系:


1、用户产生需求,产品基于需求而被设计出来,从而又服务于用户。

2、需求决定了产品从哪里来,用户决定了产品到哪里去。


用户、需求,产品这些基本概念在百度百科、维基百科中都有明确的定义,但这些定义都是基于特定学科或者行业,例如用户的定义更多是基于互联网行业和IT行业,需求的定义更多是基于经济学,产品的定义则偏向于经济学和营销学。


显然,这些基于各种学科和行业下的定义,都不适合我们现在整个产品知识体系对于这三个基本概念的定义。


而【产品知识体系】里的用户、需求和产品,三大概念却是紧密关联,不能独立存在的

在图1-2中的新框架下:

由“人/群体”定义出需求这个概念:需求是人/群体在生理或者心理上产生的某种需要和诉求。


紧接着需求定义产品:产品是满足人/群体在生理或心理上的某种需要和诉求而被设计出来服务于用户的实体或虚拟物品,狭义的产品包括我们使用的电脑、手机、APP,保险等;广义的产品也包括人、组织、地点,思想等。


最后,产品定义了使用产品的用户,用户是群体中直接使用或潜在会使用产品的人/群体。


2.从边际交付概念理解产品

先普及一个小概念:边际成本是指每一单位新增生产的产品(或者购买的产品)带来的总成本的增量。

边际交付时间:每多增加一个用户,你为此需要多付出的时间。

边际交付时间越大就越是服务业,越小就越是产品。


美发是一个边际交付时间较高的行业(每个理发师的时间都是刚性的,即使TA的技艺全国一流,一天也只能服务于有限的顾客,其他顾客,就只能让给竞争对手。这种边际交付时间相对较高的行业,被统称为服务业。


在饮料行业,由于规模效应的存在,使得每多售出一瓶饮料,工厂不必再单独花费时间生产——工厂一次性生产足够多的饮料,生产总时间已经被分摊。甚至,有的产品因为被极度标准化、虚拟化,使得边际交付时间趋近于零。


3.互联网产品的特点

联接:让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联接,在现实世界外,开辟出一个线上世界。

交互:海量用户之间、人物之间、物物之间能够同时进行互动。

结网:用户通过交互,形成分工和组织、产生社会协作,提高生产效率。


4. 产品分类

4.1发散思维:不同维度对产品做分类

4.2不同维度之间的关系:用户需求和变现方式

5.过去和未来:看互联网产品的诞生逻辑

指数进化,就是从量变的积累,完成了可以井喷飞跃的准备,当达到了临近点时,在增长累计会出现井喷式增长,是相对于线性增长的指数级别的飞跃。


人类历史上的任何一次生产力的***,都是优化人类的交流,交通和提高时间的密度为目的。

5.1 互联网的进化趋势:更接近于人

美国是计算机和互联网的主要发源地,从第一台PC的诞生,到微软的操作系统统治PC时代,到软件为王,然后到浏览器成为新的入口,到雅虎等网站门户的崛起,再到谷歌等搜索引擎的称霸,却又出现了社交网络Facebook和社交媒体twitter,然后再到移动端的新宠whats App的流行,全部都是在更进一步接近于人。前几年得出了《IT不再重要》的结论,就是说软件被云计算等取代,总结就是软件即服务SaaS (Software-as-a- Service),然而云计算的第四个层级即顶层的层级是通信和社交应用即服务,这个顶级层是最接近于人的,接近用户的,这也是IT的进化论。这一切都说明了谁更接近于人们,谁就更有产品的生命力,谁也更具有价值,当然谁就更能流行起来。

5.2未来互联网产品的诞生逻辑总结

1接近于人的原则 (Chain to Customer端的原则)

2 欲望递进原则

3 感知递进原则

4 触动心灵原则

5 去中心化原则

6 场景刚需原则

7 个性化原则

获取更多产品资料,请关注公众号【应届生PM】回复 “1”进入产品秋招备战群。
本人会持续更新学习资料





全部评论

(0) 回帖
加载中...
话题 回帖

推荐话题

相关热帖

近期热帖

近期精华帖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