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俞军产品方法论》读书笔记(一)
头像
浅唱若周
编辑于 2020-06-07 22:11
+ 关注

《俞军产品方法论》读书笔记(一)

用户体验=新体验-旧替成本

俞军老师的《俞军产品方法论》,相信对于初入行的你来说,肯定大多数的人都听说过吧。作为一个刚刚入门的产品或者运营新人,这本书值得大家去细细品味。在这本书的前面有很多的优秀的产品人对这本书的作者进行了评价,让我们可以从他人的叙述中更加了解到作者的风格和这本书的主题。


作为一个刚刚接触这本书的后辈,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有一些自己的见解。下面是我读了第一章节后的读书笔记。


一、用户体验=新体验-旧替成本

第一章中俞军老师就提出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等式:用户体验=新体验-旧替成本。这让我联想到为什么支付宝前期想转入社交领域,但是最终还是失败的例子。在我们看来,早期在微信支付还不是那么火热的时候,支付宝作为线上支付的唯一巨头,想要扩展社交领域,提高用户的活跃度和留存度,似乎不是那么困难。但是为什么会失败呢,是用户的新体验不好吗?我个人认为不是,因为阿里的专业技术人员云集,做出一个和微信、QQ媲美的社交软件应该不是那么困难。但是最终失败的原因在于用户的旧替成本太高了。腾讯作为社交软件的巨头,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几乎手机用户必须要使用的一款产品,用户在微信和QQ 上有自己的交际圈、人脉,离开微信(QQ)而使用支付宝将会意味着有可能失去这些“线上关系”,这对于他们来说是得不偿失的,而且支付宝的新体验并没有自己核心的优势,也就是没有使用户必须使用支付宝的理由。就拿拼多多来说,虽然淘宝和京东的打压,但是其依旧可以顽强增加,原因在于他的新体验很不错,有了拼团的功能还有与社交相联系的产品功能设计(砍价、分享得红包等)。


二、互联网的特征(引申到产品领域)

接下来,俞军老师介绍了互联网几大特征:

①信息复制分发的边际成本低和用户量巨大。


②快速迭代和AB测试,降低了产品经理的入门门槛。传统的产品经理往往需要经验特别丰富的人来做产品经理,就是因为产品的迭代速度和成本太高了。如果稍微迭代不好,可能很快就会被超越或者淘汰,风险系数太大,不能轻易试错,这个时候就需要提高产品的预判准确率。而如今互联网产品快速迭代,降低了试错的成本,所以导致产品经理的入门门槛有所降低。但是用户量的增加,从而导致产品的上限没有降低,有可能还提高了。


③体验设计价值增大。因为用户量的增加,所以改变一个小的功能,从而导致的影响就会扩大千万倍。而且互联网更易传播,所以声誉和体验变得越来越重要,而重视体验最好的方法就是从产品经理的角度,以用户为中心,横向组织资源,按需生产和消费。


总之,好的产品体验只是会降低用户的交易成本,而非产品的全部。


三、产品经理应该做什么呢?

第一也是最重要的是理解需求,即产品到底要满足用户的什么需求,对一个需求的好坏,往往能决定一个产品的生死。

另外产品经理也要生产(写文档、画原型、交互提升、策划优化、功能实现、复杂业务形态以及方案的梳理)。也许有人说产品经理也许不需要这些也可以,这个说法没有错,但是反过来依旧成立呀。

最后,销售和协调也是一个产品经理需要具备的能力。对外,产品经理不仅要hold住用户,对内还要和开发人员进行“沟通”,当然也要随时做好打战的准备,因为在协调的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问题。


四、产品经理需要理解的几个概念?

作为一个产品人来说,需要理解什么经济概念呢?第一个是效用,要明白满足了用户的什么需求和满足程度,人们默认追求的东西都是总效用最大化。第二是成本,作为一个公司来说,最注重的就是成本和利润,所以作为一个产品经理,要了解什么是直接成本、交易成本和机会成本。第三是边际,这是经济学上一个非常常用的一个名次,产品经理要了解边际递减、边际成本、边际效用和边际交易等概念。最后要掌握的是供需定律。只有真正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并运用到具体的产品中来,才能更好地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前提下,设计出令公司和用户满意的产品。


最后,咱们来说一下用户模型吧。用户模型是产品用户和潜在用户的偏好和行为的反应模型。怎么判断是否掌握了产品的用户模型呢,即预测产品迭代后用户的行为变化准确率高。


其实,每一个产品都有很多功能,而一个产品也都是通过优化组合来增加其的效用的。每一次的优化组合就决定你选择了哪些用户,放弃了哪些用户。我们要知道,不是所有的效用都是可以无限叠加的,因为用户的体验是有成本的,这种成本有可能是无形的(时间),也有可能是有形的(金钱)。作为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一定要考虑投入和产出。

欢迎各位产品小朋友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懒萌五号”和微信圈子“产品经理与宇宙维修”,这里有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学习哦。


全部评论

(0) 回帖
加载中...
话题 回帖

推荐话题

相关热帖

近期热帖

近期精华帖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