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届双非本科校招产品复盘
头像
Yo.King
编辑于 2020-05-24 12:30
+ 关注

20届双非本科校招产品复盘

每天打开订阅号信息总能看到前排置顶的一堆实习公众号——

正准备清理一波,却愣愣的想起自己这两年多来的求职经历......


这其中发生过很多事情,有不幸、也有幸运、有伤心失落、也有开心激动。一开始因为家庭的问题被迫去兼职,发过***、卖过鞋、睡过客厅,大一暑假和同学去东莞兼职月进1w+交清自己的学费。双非大学,在校又退出了几乎所有社团,没有项目/比赛经历,自学了web前端投递简历没人问津。阴差阳错在第一家公司接触到了产品经理的概念,而后才慢慢走进了产品经理的道路。


参加了几次实习之后,来到了校招路口。校招路上面了不少厂,每场面试都当作是一次向成熟产品经理学习的机会,一路上也获得了不少面试官的认可,如顺丰航空、富途、shein、小米、金山wps、京东等等,每位优秀面试官身上的影子仿佛都是我产品路上的引灯。


回想起来,双非本科其实是真的不容易,特别还是这种非技术岗位。 所以萌生了将自己的经历记录下来的想法。再加上自己本身就有在幕布上做复盘的习惯,和周围有很多同学朋友在问,刚好当作是毕业前的最后一次复盘吧。

希望能帮助到一些还未上路或者已经在路上的同学朋友,也希望有不足的地方请指正。


零、复盘信息

复盘人:YoKing,双非本科,目前就职京东,任职技术研发产品经理

复盘内容:复盘校招经历为主,产品相关为辅

适读人群:21届及以后

复盘字数:9500字

复盘目录:(复盘文章啰嗦,请按目录索需阅读)



一、求职与产品

1.什么时候该实习?什么时候开始校招?

先说一下校园招聘。校园招聘最早一般是开始于大三的下学期,也就是暑期实习招聘。以腾讯为例,面试时间大概就是3-4月份,面试通过后一般是在7月初入职,8月底答辩转正。如果转正成功就可以不用再参加大四的秋招春招,可以选择继续实习,或者直接毕业后直接入职工作。


应届生的秋招是在大三升大四的暑假开始。我记得19年我最早投递的时间是7.15号,早期开始的基本都是提前批,没有大型的面试组织,一般是逐个发起。然后在11月左右接近尾声、结束,横跨7-11月四个月份。


春招是在大四的下学期。大概是2-4月(早的可能1月底就开始提前批),与下一届的暑期实习同期进行。


整理一下时间轴——

反推一下日常实习时间。大三的课程比较紧张,比较有充裕的时间一般是大二升大三的暑假。所以,选择在大二的暑假去参加一次实习是比较好的。平时的时候也可以去学校周围实习,有的公司也能接受一周三天的实习安排。


日常实习是你无论以后选择怎样的道路,如考研、考公、创业等等,都是有帮助的,这是窥探社会大学的途径之一,也会让你获得更多的决策信息,以便在以后有更多底气的去选择自己要走的路。日常实习不亏~


2.产品经理是什么?

这是一张我在准备入行互联网时在知乎上看到的一张图

图源见水印,图侵删


狭义通俗的来说,在互联网行业,产品经理其实就是设计产品的人


这产品可以是app、网站、小程序等等。一个软件的产品结构是怎样的,软件有什么功能,什么时候上线什么功能,哪些功能是用户需要的,不同用户可以使用到的功能是一样的吗,用户权限应该如何设定等等,这些都是产品经理要干的话。


我一般不太愿意称呼自己为产品经理,现阶段的自己更愿意称呼为产品策划,或者简称为产品。意思是一个在现有的产品概念下获取分析需求,对其产品做视觉、功能乃至框架做策划的人。


在我当前的理解中,一个产品经理应该要做的远不止这些,还应该包括但不限于对整个行业的深刻理解、掌控产品团队的能力等等。


简单的从大到小划分一下产品的能力,大的有行业、领域的认知和敏感;依次到对用户、对人与人之间的需求观察(因为做出来的产品终究是面向人使用);再到落地一些的产品基础能力,如文档能力、数据能力、结构化表达能力、甚至开发算法能力等等。可以看到产品是一个大杂烩,以单一的指标去衡量一个产品经理的能力是片面的。


3.为什么选择产品?

抛开行业、岗位的判断选择、薪资报酬。做产品的源动力核心就两个词,兴趣价值实现


兴趣:从安卓4.0时***始刷机,到大学为了用魅族pro6的MT6797T玩刺激战场改内核、删温控、自制风冷水冷,再到删游戏代码以达到除草效果降低处理器负载。每个时期都有一颗骚动不安的心,总希望能捣鼓一些可以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或者生活质量的东西。


价值实现:我将价值分为自我价值社会价值


在产品的路上,发现了一群可以和自己聊产品聊功能迭代能聊上一整天的朋友,和以前在票圈写一些软件测评无人问津的情况截然不同,就有一种突然走对了路子的感觉。同时还有人能认可自己的产品想法,这些都让我觉得自我价值得到了释放发挥。


在互联网时代与旧时代很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信息的获取。旧时代非常依赖人脉关系,办事基本靠朋友,靠资源。而在互联网时代,随着信息的流通速率提升,信息的透明度上升,社会的运作效率也得到了优化。产品经理就是在这其中最前沿的弄潮儿。


二、求职全流程拆解

1.简单提一下日常实习

可以没有学历,没有比赛经历,没有项目经历,但是一定要有实习经历。因为校招面试的时候,简历一般看四点:实习经历、学历、项目经历、比赛经历。


日常实习的第一核心:学习


实习是自己只要用心去找就肯定能找到的。实习的公司,特别是第一家公司,不用去思考大小问题,当然公司越大越好,知名度越大越好。但是这不是第一核心,关键是一定要找到能学到东西的。在面试的时候尽可能的问清楚是做什么的,有时候jd上写的是产品实习生的岗位,但是做的内容和产品相差甚远。


日常实习的第二核心:背书


有一个知名度大的实习公司做背书,在校招中会省很多力气。不然有的时候连简历面都过不了。

2.简历

从2017年8月6日完成第一篇简历到现在,共迭代更新了100+次简历。

简历风格多次迭代,从一开始的朴素到绚丽多彩,再到现在的简约。内容上也从凑字数的把所有有关无关的内容都全写上去到现在要进行取舍。虽然写了很多,但是依然不太会写,不过也算是积累了一些经验。


第一次简历怎么写?

第一份简历就用超级简历写吧,主流普通但不会犯错,并且容易上手,还有模板参考。上面有很多其他人的简历,在动手之前千万别急,先多看看别人的简历,有一些客套词汇、套话、格式排版很好用。


简历描述通常是以star法则为基准,然后结合具体经历进行微调。


往后可以自己做简历,其他人的简历模板始终不能完美表达自己的长处并掩盖自己的缺点。简历不要拘泥于格式,能充分体现自己能力即可。但一般不要超过一页。


第一次实习没有东西写怎么办?

如果是求职产品,不妨自己做一份产品分析文档或者虚构一个产品做一份PRD,然后生成二维码贴在简历上,并且花费一些篇幅描述自己的产品。


其他岗位同理。例如,开发也可以发产品二维码,设计可以放部分设计稿,运营可以放自己的抖音号/小红书/公众号。


暂时的简历方法论

  • 全局排版简约易读:无论是纯文字还是有图形,都要符合这个规则。筛选简历的时间一般不会超过10s,易读性非常重要。常用的手法有:凝练小标题关键词加粗或着下划线等等
  • 内容框架凸显特长:很多东西都可以写上简历,如教育背景、获奖经历、社团经历、比赛经历、证书荣誉等等,但除了基本信息外其他的也都可以不写上去。凸显亮点经历最重要,如果只有实习经历是出彩的,甚至可以只写实习经历。
  • 经历描述结构表达:在描述经历的时候语句要精简,前文提到的star法则就是结构化表达的一种。凝练小标题其实就是一种结论先行的表达方式,可以提高读者的阅读效率。
  • 成果结论数据量化:每段经历结尾尽可能的用数据量化这段经历的成果,增加信服力。
  • 定投针对性修改:如果是定投一家公司,可以针对jd所公布的能力要求去书写简历。


以后的方向

在掌握了基础的简历书写能力之后,我的理解简历将往以下两种方向发展(其实也是职业发展的两种方向)——

  • 标签趋同化:即使在不同的公司,乃至不同的行业依然从事着类似的工作内容。整个简历体现出来的是这个人在某个领域深耕了很久,很有经验。他的履历打上了这个这个领域的标签。优点是跳槽对口工作的能力强,缺点是出口较窄。
  • 涉猎领域广:与上面相反,这是一个横向的发展。在不同公司所负责的内容不尽相同,但是都有所关联。从简历上反应出来的是一种涉猎领域很广的人。优点是出口广,但风险点在于如果每段经历连一个杰出的成就都没有,那么整个简历就废了。


3.投递简历

实习求职渠道

总结了一下实习求职的主流渠道(下列公众号麻烦付下广告费)

上面最可靠的是官方渠道的信息。现在几乎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招聘公众号,一定要关注上!求职公众号感觉效果不是很大,还会有很多社群,感觉它们存在的最大意义就是制造压力。app的话,个人感觉boss直聘反馈率最高,其他emmm。


校招求职途径

和实习差不多,但会比实习多几个校园渠道。

图中说的校园渠道千万不能只看自己学校的,还可以看看隔壁双一流大学的。很多知名企业甚至不会到双非大学宣讲或者招聘。


投递管理

校招的战线会拉很长,很多时候会忘记自己投递过什么。有时候还会遇见一个投递预告,想着到时候再投,结果后来又忘了。所以我给自己做了一个投递记录管理。


优化前的部分截图

如图。这是自己当时做的,回想起来有很多的不足。


优化后的demo

所以简单的优化了一下,归堆后主要有以下几个维度——

  • 公司信息:公司名称、所属行业、投递优先级
  • 时间:可分为投递、宣讲、笔试、面试;
  • 岗位:岗位名称、岗位描述;
  • 投递渠道:官网、公众号、内推链接/信息。

以上细节维度可以自己做调整;有一些没有收集到的时间也可以先空着。


除了基础信息之外,还要有当前进度记录。或者使用状态标识。用以标记自己投递前、投递后、笔试发起、笔试完成、面试发起、面试完成等等。那么如果投递同一家公司不同的岗位或者事业群怎么办?我的选择是以岗位为维度独立建立一条投递信息。


鉴于双非大学和不太强的实习背书,海投是一定要海投的,但是面试要分清轻重缓急。我秋招的投递记录表上超过了100家公司,实际投递也不少,但只有符合自己职业规划发展的才会着重准备。当然只要确定要去的面试,在去之前一定要全力以赴的去准备。


4.宣讲会和笔试

宣讲会有啥用?

宣讲会有两个用途。

1)增加简历曝光度。有不少宣讲会是可以在结束后接受现场简历的;

2)参加笔试。有的公司会将笔试放在宣讲会上,一旦错过宣讲会就没有机会再补考了。


(所以这里有个小技巧,如果同时跑多个宣讲会,可以卡它们的结束时间,投递一下简历就走人。如果有其他朋友,也可以团队合作,几个人分散到不同的宣讲会,一个人投递几个人的简历。)


笔试怎么做?

互联网公司的笔试一般情况下分为选择题和简答题两个部分。


选择题:一般来说就是公务员考试的行测。特点是难度不大,但是时间很紧。方法简单归类如下:

  • 刷题:靠刷题提高速率。我当时候使用的是牛客app,估计后期在75%以上的正确率就差不多了。
  • 记笔记: 题刷多了自然会发现一些题目中的共性。特别是数字规律题,常用的解题方法就几种,如二阶等差、摇摆序列等等(名字我自己取的方便记忆,不知道正式叫法是啥hhh)。
  • 刷公务员考试视频:这个方法是我事后想到的。既然行测来源于公务员考试,那么b站上那么多考公视频不看岂不是浪费?


简答题:题型大致分为产品设计题、产品优化题、制定方案题、费米估算题。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冷门的题型,比如画关系图、写体验报告等等。

  • 产品设计&优化题:我的理解和写一份PRD没啥区别,但会分情况取舍。如果题目问的比较大比较高,所以通常主要是侧重分析和想法💡——分析题目所给的情况,划分地域人群性别,定位不同需求,制定方案demo;如果题目问的比较落地,那侧重的就是文档和逻辑能力——交代需求背景,做脑图简述解决方案,再详述落地需求逻辑。
  • 制定方案题:就是类似于叫你和老年人普及双工和半双工的原理这样的题目。这种类型题目通常围绕几个角度考虑,如产品定位、目标用户、适用场景、需求痛点、风险难点等等,尽可能的全方位去考虑分析,再输出方案。
  • 费米估算:确立等式,拆解公式。等式可以通过不同的关系条件确立,比如供求关系等等。然后将公式的右边一层层拆解,往下拆解至可以用公知数据+常识估测来计算的层面。这块我理解的公知数据是可以查询的,比如一个国家有几个省,几个市,几个区县等等。


5.穷学生的面试路上

校招期间经常出现宣讲会、笔试、面试撞时间或者挨着很近的情况,我记得9.21号那天一共是4场面试+1场笔试。因为面试地点不同,需要两头跑,在滴滴上把午饭一吃倒头就睡着了。


小tips1:面试时间是可以协调的!如果面试时间冲突了,记得可以和HR商量一下,别轻易言弃。下图最后一场4:30的面试最后是和HR沟通,提前了30分钟,4点就开始了。目的是能腾出四点半到五点的时间去做笔试。


最后一场面试出来,看到周围其他在等待面试的同学都拿出了自己的电脑在做笔试,自己只剩下半小时,最后还是强行打起精神把笔试做完了。
也感谢这次笔试,让我在后来的10月份有机会飞往杭州参加面试。


小tips2:大厂面试一般是有路费报销的。所以可以大胆的去面试,不过报销金额不会太多(某易的额度是600),这也是为什么我选择从珠海来回,并且选择的时间要么很早要么很晚。


小tips3:机票一般是跨夜和早班最便宜。但是要留意下飞机后从机场到市区的方式和费用,一般早班和跨夜都是没有地铁公交的,很多时候只能靠的士。


小tips4:杭州萧山机场深夜有大巴车往返市区。其他机场一般坐深夜班机抵达后,没有巴士和地铁,就只能坐的士去市区,会比较昂贵。萧山机场有大巴车,真的是我这种穷学生的福音。


小tips5:民宿也是穷学生的福音。60块两晚——第一晚2点多到达,3点睡觉,7点起床去面试;第二晚11点睡,4点起床赶飞机。这样算下来突然感觉60还是亏了哈哈哈。


面试结果不是很理想,所以当天下午就去网吧写另一家公司的体验报告了。其他几个面试认识的朋友,一个拿了阿里高德,一个拿了腾讯,一个拿了京东+滴滴的同学相约去了西湖划船......


最后在珠海下飞机,实在太赶,还是错过了早上一场在广州的面试。回到广州已然中午,拖着个行李箱去了下午场的面试。


6.面试

霸面

霸面分两种。一种是像腾讯有霸面文化的,甚至还会有霸面系统。另一种是没有霸面说明的。


腾讯霸面:

  • 没有被发起面试的。可以直接去现场扫码霸面,然后看运气被叫号。
  • 发起了面试的。在群面之后,如果不喜欢被捞起来的业务或者觉得自己过不了,可以直接打电话给腾讯客服0755-86013388,他们会通知面试官把你挂掉,然后就可以去扫码霸面了。注意:腾讯客服是6点之后下班!


其他霸面:没有明确有霸面说明的,都需要自己去现场问允不允许霸面。规矩是规矩,但定规矩的也是人,有时候不可能也会变成可能。


霸面是个很煎熬的过程,它不可控。为了一个不可知的面试邀请,要一直等。有时候等了一天,才告诉我明天再来过吧,明天早点来。有时候刚把简历递过去,还没有准备就被叫进去面试了,一进去发现每个人都要用英文自我介绍。

群面

先简单介绍下群面。


群面形式:

1)无领导小组讨论。就是几个人在一起讨论出一个方案交给面试官;

2)两组battle。面试者分为两拨人,两拨人内部讨论出己方的方案或者同意态度,最后两组互相挑刺。


群面题目:网传的腾讯群面题库包含了大部分的题型和解答思路。有需要的同学可以在文末领取。

根据腾讯这份汇总,在大三春招时总结了一下里面的方法论:

1)产品设计题。解题思路可以是,先确认使用场景、目标用户、用户需求,再考虑产品的定位、功能设计以及后期运营。万事万物一定是要考虑场景用户的,如果忽略了这两点,会变成无头苍蝇,群面也会没有方向,被牵着鼻子走。


2)方案设计、推广题。这类型的题往往要设计一个运营推广方案。这个思路其实和上面的思路一样。一定要考虑的是目标群体的特征是什么,想要得到什么,痛点在哪里?愿意为什么样的活动买单。抓住了核心,解题也就成功了一半。


3)选择题。这种题往往是选择A或者B。要么就是8选3、7选2等等。这种题考的往往是优先级排序。产品经理常常需要根据一大堆功能排序优先级,这是时候的原则往往是:先满足基本功能,再锦上添花。要么就是“用最少的钱做最多的事”,考虑实际的经济效用,可能会对解题有帮助。


但群面是一门玄学。本来面试就是一件很玄学的事情,但是群面是真的最玄学了。


刚开始群面喜欢做leader,两组battle也喜欢冲在前面杀的对方铩羽而归,但通过率55开。后面群面多了,试过全场只说过一句话通过了群面,甚至还试过一句话没说也过了群面。


照目前来看,我感觉群面和单面一样,我们要搞定的不是对手,也不是最终的方案。圆桌中央的面试官才是我们群面的核心,我们要搞定的是面试官。


全组人群面的最后拿出来一个很完整细致的方案给面试官,面试官感觉很满意,这是搞定面试官的一种方式;battle形式的群面,把对面的方案狠狠地批斗的一无是处,结果却没通过,反倒是对面battle输了的通过了许多,这说明搞定了对手却没搞定面试官。


如何搞定面试官呢?每个面试官喜欢的东西不一样,想法也不一样。同样的想法,A面试官觉得可以,B面试官觉得不行。面试官是怎样想的,我们无从得知。


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可能的将自己表现出来。无论是喜欢搭框架,还是喜欢出点子,总之就是要把自己想到的说出来,大胆的表现自己。我有一场一句话也没说也通过了,是指在小组讨论的时候没有说话,但在群面后,面试官点名回答问题的时候我有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至于所谓的群面角色,leader、timer等等,其实没必要太刻意。


在了解了基础的群面技巧后,尽可能的表现自己吧。


业务面

自我介绍

自我介绍也是一个在持续更新迭代的东西,但以下两点不变。

  • 时间一般控制在2-3分钟左右。
  • 要结构化表达,突出重点。


以我的自我介绍为例,目前阶段共分为四个模块,以此展开描述。

基础信息:名字,学校,专业等等之类的。

实习经历:按照实习过的公司分类,每家公司或者经历用一句话概括重点。

技术:产品懂技术是加分项,刚好会一点点,也就单独拿出来了。大致分为数据和开发两个方向的技术能力介绍。常规的有SQL、Java、web前端、python等等,接触过matlab、python、NLP等等,做过数据挖掘、数据训练的,这些也可以根据面试的业务提上一下。

爱好:通常会将自己获奖情况也放在爱好里说。首先大部分的奖项确实是因为爱好而获奖,其次获奖是因为爱好这件事情本身我觉得就很酷哈哈。


第五个是“正在学习的东西”。这个是看情况而定,主要是用于引出话题。如果你对你正在学习的东西很在行,而且面试的业务也很相关,那可以说一下,提高面试官的兴趣。


常见问题

  • 项目/经历介绍。“讲一下你的某某实习项目/经历”,这是最常见的面试问题。这也是我们最应该准备的地方。最开始可以先按照star法则,写在纸面上,先捋顺一遍。然后自己不断地自我模拟面试进行复述,通过一遍遍的口语复述,调整语序结构,精简语句。最后将定下来的口语式项目介绍,写几个关键词记录下来,作为提词器。
  • 介绍产品。“挑一个你最喜欢的产品介绍一下”,这问题也很常见。主要回答的是为什么喜欢它它的优点缺点。这个也需要提前准备,临时的想法都是很碎片化的,不成体系。虽然作为产品人,平时肯定关注很多产品,但是想要瞬时将一款产品介绍出来,也只能边说边想了。所以最好还是有所准备。毕竟,每隔一段时间整理一下自己最喜欢的产品也挺不错啊。
  • 初心。“为什么做产品?”这道题我的答案在第一章有写到。
  • 收获。“你在你的经历中收获了什么”。这个问题是看面试者有没有经常做对内复盘,是经历之于自身的作用。有的人做完就完了,浑浑噩噩的往前走,殊不知走过的路决定未来的方向。
  • 贡献。“你在你的经历中有什么贡献”。这个问题和上面相反,是看面试者有没有对外复盘,是经历之于项目/公司的作用。
  • 优缺点。“说一下你自己的优缺点”。
  • 费米估算。“请你估算一下未来一个小时某某不知名道路通过的黄色车辆的数量”。
  • 还有什么想问的。一般在面试结尾的时候面试官会问还有什么想说/问的。这时候一般可以问的问题包括面试的业务面试官对自己的评价(千万别问面试是否通过)等等。有时候这问题就是最后的救命草,面试官可能通过前面的面试对自己已经无感,这时候抛出一个他熟知领域的问题(最好是面试官所负责的产品),很可能就可以挽救即将结束的面试🤩。


HR面

  • 个人素养:正常表现就好。不骄不躁,泰然处之。
  • 稳定性:考量面试者会在该公司待多久,会不会有频繁跳槽的可能性,公司岗位和面试者自身职业规划的匹配程度等等
    • 地域:可能会问籍贯。当地人应聘当地企业会多一点点优势。但不是当地人也没关系,说清楚自己的职业规划即可。
    • 情感:可能会问到有没有男女朋友。站在企业hr的角度来讲,应该是希望没有男女朋友的比较好。这样子面试者在抉择offer的时候可以少一个考量因素,能少一个不稳定性。(但我一路以来都如实回答,没有太大的问题)
  • offer情况:拿到的offer可以一定程度上证明实力,但hr也会考虑自身公司和所拿到的offer的公司进行比较是否具有竞争力,如果相差太远的话,hr可能就直接不发offer,担心浪费了。

(HR面其实没有专门整理过面试题,凭记忆写了一下)


总结

总地来说,无论是群面、单面、hr面,都要遵循一个原则,那就是如实表现


因为我们永远也不知道面试官是想要怎样的候选人,每个面试官的想法也不一样。装别人永远装不到一百分,但你能做你自己做到满分。


7.面试前后

我是记忆力很差的人,哪怕是刚刚面试完,我也没办法把所有的面试题目都记住。但凡是能留在我脑海中的,往往都是一些自己需要重点关注的题目。

1)回答不出来的题目。

2)没有准备过,但临场回答的很好的题目。


刚开始面试的时候非常煎熬,每次都有很多问题需要记录,每一个问题几乎都能在我脑海中留下印象。虽然这些问题或多或少在别人的复盘里都有,但是自己遇到再重新记录下来会有一个全新的体验,感觉这些问题好像都被自己掌握了。


将这些问题记录下来,并在面试之后做详细全面的思考,将自己所能想到最好的思路写在对应问题下,慢慢的就会汇总出自己的面试大纲。直到面试大纲逐渐趋于稳定,不再有新的面试题目增加,那么每次面试之前只要复习这份面试大纲+针对所面试业务的特殊准备即可。


我的大纲被我写在了常规的幕布复盘中。每一次实习结束或者项目结束后,都会重新梳理一遍大纲中的题目,并更新自己的答题思路及内容。


8.offer选择

所有的offer选择都取决于自己的职业规划。


不同的时间节点、公司规模大小、业务的前景、薪资报酬、福利待遇、地理位置、城市氛围等等,这些或许都是我们的考虑点。


但都不要忘了,自己想成为怎样的人。


三、内心和平

求职全流程终于讲完了,如果还想听我啰嗦的同学请继续往下。


这里不再谈具体的落地方案,我想聊聊我维护内心和平的一些方法。


①憧憬未来,专注当下。

可以规划未来,但未来往往不会按照既定的路线发展。就像没有任何一个产品的爆红可以被完全预知一样。短期设定的目标是比较容易实现的,越是遥远的目标不确定性越高。憧憬未来,专注当下,所规划的未来只是指引走下去的方向。在实现理想未来的路上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有的是机遇,有的是突如其来的灾难,每遇到一个节点,都要结合所憧憬的未来和所在的当下做出思考、判断与选择。


管理学中有德鲁克的目的导向和戴明的强调过程两种管理方式,那我算是半个过程论者吧。


②全力以赴,不论结果。

这是我在高考前我妈和我说过最多的话。它承接着上面的“憧憬未来,专注当下”,即把当下的事情尽可能好,最后的结果可以有规划有预期,但是也要有拥抱结果不确定性的心态。问心无愧,扪心不后悔便好


最后高考前一晚莫名其妙突然开始发烧,在医院打了两晚上的点滴,吃退烧药止痛药上考场。病因现在都没找到,但从进入备考以来一直都以让自己不后悔为动力去努力学习,过程无愧于心。换句话说就是“尽人事,听天命”吧。


③每一次命运的选择都是当下最好的。

看新海诚电影的时候总有一种上帝视角的感觉,总觉得“如果不怎么怎么样,就不会这样了”。但其实如果我们就是电影中的那个人,他看不到他做了一个选择之后会错过的东西,他的抉择是他站在他自己当下所做的最好的决定,那就足够了。


我们永远不可能掌握所有信息甚至预知未来再去做决策对吧?



以上。

希望能对正在阅读的你们有所帮助。

附录:https://shimo.im/docs/9fd903c6f8184404/ 《腾讯群面题收集汇总(含参考答案)》,点击链接可导出word。

更多模拟面试

全部评论

(22) 回帖
加载中...
话题 回帖

推荐话题

相关热帖

近期热帖

近期精华帖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