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好像不喜欢编程了?”
“每天写代码好痛苦…”
“看到 IDE 就头疼…”
“要不要转行?”
我有一个朋友,真的是我的朋友,专业学的是计算机,毕业后的工作也是软件开发,不过是在央企,入职这么久了,我问他“这份工作怎么样?”,回答却是 “公司很好,我也很好,但我不喜欢写代码了,尤其是这个岗位,可能要写几十年的代码。”
然后我提问 —— 真的是不喜欢编程了吗? 因为我也是明确问过自己这个问题后,才决定来做产品的。
先问问自己:你真的不喜欢编程?
还记得当初为什么选择做程序员吗?
- 第一次敲下
Hello World的兴奋 - 第一次修掉 bug 的成就感
- 第一次项目上线的激动
- 第一次被用户夸赞的自豪
那时候,我们不也在写代码吗? 怎么后来就变成了“写代码好痛苦”?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往深处挖一挖。
1. 是不喜欢编程,还是不喜欢:
📌 改不完的 bug
📌 说不清的需求
📌 没完没了的加班
📌 无止境的催进度
另一个在大厂朋友给出的说法不太一样,但也能参考:
“我喜欢写代码,但我讨厌天天被追着问进度。”
“我喜欢编程,但我受够了半夜三更处理线上问题。”
所以, 他不是讨厌“写代码”, 他讨厌的是“被代码之外的东西折磨”。
2. 是不喜欢编程,还是因为:
- 写了三年 CRUD,却毫无成长
- 技术栈还停留在入职第一天
- 每天被业务压着喘不上气
- 从来得不到任何正面反馈
另一个同事曾吐槽:
“代码写得好不好没人看,修 bug 快不快所有人都盯着。”
“系统不出事没人看见你,系统出事了锅反正你背。”
这换谁不心累?
3. 是不喜欢编程,还是因为:
- 团队氛围太压抑
- 技术氛围太浮躁
- 同事关系太复杂
- 领导风格太离谱
有时候,你失去的不是热情,是安全感、成长感和被尊重感,或者说有时候还掺杂了一些“优越感”。
为什么会失去对编程的热情?
① 没有正反馈
设想一下,你做了一个大系统的性能优化,兴冲冲去汇报。
领导淡淡来一句:
“这不是你该做的吗?”
又一次,你因为一个小 bug 加班了,领导又说:
“这么简单的问题还需要加班?”
就是说,没有人能在长期缺乏认可的环境里保持热情。
② 看不到成长
- 业务代码写了一万行
- 技术深度一厘米没涨
- 职级不动
- 薪资涨幅跟不上物价上涨
这样的职业生涯,怎么让人热血?
③ 迷失在日常里
早上改 bug 中午改 bug 下午改 bug 晚上还在改 bug
每天像个维修工:哪坏了就去修补哪里。
久而久之,当然会怀疑人生。
如何找回对编程的热情?
1. 重新定义你和“编程”的关系
不要把编程只当作:
- 完成任务的工具
- 赚钱的手段
- 应付老板的工作
试着把它理解成:
- 解决问题的能力
- 创造价值的技能
- 实现想法的途径
当编程变成“你的东西”,而不是“公司的东西”,它带给你的感受会完全不同。
2. 主动制造正反馈
去做一些会让你开心的事:
- 写一个自己真正感兴趣的小项目
- 参与开源,去争取GitHub的star
- 写技术博客,发CSDN、公众号或者搭建自己的网站
- 分享学习心得、拆解知识结构
正反馈不是别人给你的,你也可以自己给自己创造。
3. 让自己真正成长
与其抱怨:
- CRUD 没技术含量
- 业务代码太无聊
- 重复工作太枯燥
不如尝试:
- 从重复代码里提炼组件
- 在业务里挖掘技术价值
- 用脚本、自动化让自己轻松一点
- 把工作当成磨炼技术视角的机会
当你能从业务中提炼出技术,你就不会被业务“吃掉”。
4. 创造属于自己的学习空间
真的不需要多夸张的计划。
- 每天留 30 分钟学习,刷刷题,背背八股,毕竟跳槽会考
- 每周看 2 篇技术文章,那种很细很专业的
- 每月完成一个小目标,解决一个bug也算
- 每季度做一次自我复盘,反正要写月报周报,一块写了
成长不是一蹴而就,但一定是可积累的。
那么,你要不要继续做程序员?
其实答案一直在你手上。
如果你发现:
- 对编程完全没有兴趣
- 写代码让你情绪崩溃
- 看到电脑就想摔
- 一点技术好奇心都没有
那—— 转行没问题,你只是需要新的方向。
但如果你发现:
- 解决问题时仍然会有成就感
- 写出漂亮代码时仍然会有快感
- 学到新技术时仍然会兴奋
- 只是被外部因素拖垮了热情
那么你可能需要的不是转行,而是:
换个环境、换个方向,或者换个心态。
最后
程序员这个职业:
- 有人当事业
- 有人当工作
- 有人当跳板
- 有人当爱好
没有对错,只有选择。最重要的是——在做决定之前先搞清楚:
你究竟是不喜欢“编程本身”,还是不喜欢“编程之外那些让你痛苦的东西”?
全部评论
(1)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