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绝望到上岸,我的测开之路有点梦幻。开奖前我觉得就是个白菜价,结果确实意料之外——但回头看来,每一步都踩在了点上。
时间回到一年前 那时候还在坚持后端 有两段后端的实习但是投递大厂没什么反响 于是毅然决然转向了测开 那个时候市面上没有什么测开的资料 比如测试八股 自动化各种指标的含义 ci/cd流程等等 所以自己花了四个月时间慢慢逐步的去摸索测开的路线 学习完的第一周开始投简历 也是非常幸运的约了两场大厂面试 更幸运的是一面就过了 实习六个月里,我发现测开远不是"点点点"那么简单,组里的专项和正式OKR挑战性十足 所以在组内呆满了六个月时间直到暑期实习 暑期实习也是比较幸运 二月底就速通去了宇宙厂 组里业务测试的活都是外包在做 自己一只在做跟ai相关的事情 这也跟字节比较重视ai有关 所以秋招的简历非常有竞争力
那有人要问为什么要突然换方向?
其实这个问题主要分三点聊聊吧
第一 对后端没什么兴趣
我对敲代码是不太感冒的 甚至测开里有一些开发测试平台需要写前后端的活我都是想推脱的 可能也跟自己的开发能力比较薄弱有关 所以传统的质量保障结合一点提效的工作是非常适合我的 同理 一个真正热爱后端的 他哪怕去一个0-20人的小厂拿着8k的工资也不会去一个月给他开25k的大厂测开
第二 测开约面的概率比后端大
当时我记得没错的话我是投递了快五个月简历 一家大厂都没有约面 甚至连一些三线中厂都没有给机会 当时也是非常失落 觉得自己可能明年秋招大概率成为败犬了 想过求职会很难 但是没想到有这么难属于是彻底没心气了 转测开后 简历通过率明显提升 至少能进面试门 这就赢了第一步
第三 测开薪资跟后端没差太多
总有人去混淆测试和测开 测试的薪资确实普遍较低的 不过大厂基本没有测试这个岗位 普遍都是测开 测试岗位应届生是无法投递的 基本都是交给外包团队去做 其次 测开和后端的薪资白菜普遍都是一样的 除了有一部分厂会稍微高2k左右 其他厂的白菜开发和测开是一个水位的 至于ssp?有那实力的大佬 也不会纠结这点差别了
我的秋招之旅圆满结束了 希望自己的帖子真的能够帮助每一个身陷后端、没有offer的同学 发帖的初衷也是帮助大家去打破信息差 前面我也提到了 自己那会儿没人带着做 纯自己摸索 走了不少弯路 后来发现后端转测开的成本也就1-2周
最后 我是小韩 关注我带你拿大厂offer 带你了解更多测开面试知识 打破知识盲区和信息差!、
全部评论
(8)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