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从公司角度,谈谈为什么需要绩效考核?
有一个著名的管理者言论,即:企业战略的上三路和下三路。
上三路是使命、愿景、价值观,下三路是组织、人才、KPI。下三路需要确保上三路能执行下去,否则便是空谈。那怎么才能达成呢?
马老板在湖畔大学的课堂上,对底下众多 CEO 学员说,“只能靠 KPI。没有 KPI,一切都是空话,组织和公司是不会进步的”。
所以,KPI 一般是用来承接企业战略的。身处大厂的打工者们,也能深深感受到:每个季度的 KPI 是如何从大 Boss、到 Boss、再到基层,一层层拆解下来的,最终让所有人朝着一个方向行动,这便是 KPI 对于公司的意义。
然鹅,并非每个员工都会站在 CEO 的高度去理解 KPI 的价值,大家更关注的是 KPI 对于我个人来说到底有什么意义?
在互联网大厂,每家公司都会设定一套绩效考核体系,字节用的是 OKR,阿里用的是 KPI,通常都是「271」 制度,即 :
20% 的比例是 A+ 和 A,对应明星员工。
70% 的比例是 B,对应普通员工。
10% 的比例是 C 和 C-,对应需要绩效改进或者淘汰的员工。
有了三六九等,然后才有了利益分配。
在大厂,绩效结果跟奖金、晋升、薪水涨幅、股票授予是直接相关的。在内卷的今天,甚至可以直接划上等号。
绩效好的员工,奖金必然多,一年可能调薪两次,晋升答辩时能 PK 掉绩效一般的人,职级低的人甚至可以晋升免试。
而绩效差的人,有可能一年白干,甚至走人(大厂的末尾淘汰是不成文的规定)。
总之,你能想到的直接利益都和「绩效」息息相关。所以,在大厂这片高手众多的丛林里,多琢磨下绩效背后的逻辑,既是生存之道,更是一技之长。
全部评论
(0)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