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一下
在百度呆了16个月,真是感慨万分啊,可惜最后也没留时间在内网留个帖子什么的,在百度的时光真像是无忧无虑的学生生活,上午下午就像是上自习,偶尔经常一起做些东西开些会沟通点方案,偶尔也有老同学离开,也有新同学进来,干了很多东西,也学到了很多东西,纪念的礼盒多得很,狗熊一个接一个,临走前还顺了个中秋礼盒,还有组里一起无话不谈的同事和新实习生,每周都会定闹钟抢的羽毛球社团的活动,以及一直都知道但从来都没体验过的攀岩墙和滑梯......
值得回忆的太多太多了,奈何还是要走了,,,
开启新征程
聊点大家爱听的吧,方向是偏模型推理优化部署相关的,大概面了20多次吧,平均每周4次,面试流程:
offer:算是四个吧,阿里、商汤、360、小米(到hr面拒了)
pdd、小红书一面挂(拿上海的练手,以为不会去)
滴滴美团一面寄
字节二面拒了、腾讯快手京东一面拒了
选择基本就去阿里了,而且双向奔赴的诚意都很足,所以其他大厂面都直接推了。
个人对行情的一些感觉
今年环境对于各种AI相关的都挺积极的,特别是卷模型的还有做应用的,投入都挺舍得的。
校招的话,看我小学妹的经历感觉和去年差不多,行情好点但是毕业生也多了,头部的人根本没影响,排在中间的拿个大厂offer还是依然很困难,比较看运气。
分享个东西
比较适合工作时间<=3年的吧: 要有一个自己的未来职业规划,这个规划不是说要你一定要在技术上怎么怎么样,而是对于你个人情况结合大环境来说,在特定的时间内达到什么样的职级、薪资、技术、业务理解,方便后续的个人发展。
举个例子,比如说你应届去了中厂offer 30w,你的目标是在3年内去大厂拿到2-1的职级和匹配的薪资(当然不同人有高有低),比如50w,按这个短期规划,你应该去怎么怎么规划未来的工作进度,这也是我很多工作久的前辈给我的建议,因为很多人对这方面没有怎么关注,没有那么多的感知,校招生也同样。
全部评论
(2)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