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自我介绍
2. Apache Seata这个项目是你公司里用到了吗还是出于兴趣去参与的贡献?持续了多长时间?
3. 我看这个项目里面贡献者还是挺多的,你的贡献量大概是在一个什么位置?
4. 什么时候接触的Golang?在这之前写什么的?都写过什么语言?
5. 好的,那你觉得 rust 和 go 各自适合的场景是什么?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对比一下
6. 现在 golang 最新版本的那个 gc 应该也没什么问题了对吧(说了1.25的一些更新和1.18以来gc上的一些修改)
7. 你这里我看还有参与一个存储的开源,大概十几个贡献者这样,你在里面的贡献大概是一个什么位置?
8. 好的,所以你们社群其实比较活跃对吧,平时一些roadmap之类的也会有讨论这样(然后面试官说自己对开源的看法啥的
9. 我看你这里上一段实习是到8月,现在是已经离职了吗还是?什么原因离职的?比较你符合的岗位期望是什么样子的?什么技术方向?
10. 我看你六月份才开始接触到Agent相关的是吧,谈谈你对Agent的理解。
11. 你刚才提到了 Workflow,他和现在发展的 Agent 或者 Agentic 有什么区别?
12. 我看你这里有用到RAG,怎么做的,讲讲理解(讲了目前主流的RAG做法,包括清洗,分块策略,查询...,然后说了我们目前的做法,Agentic RAG,场景泛化,查询时候的处理)
13. 你们这个 RAG 的场景是什么?召回的内容是什么?服务哪一块的?(分布式事物场景的存储,泛化生成场景,生成时召回类似的泛化场景优化当前聊天,服务事物编排)
14. query 的时候具体怎么做的(利用模型能力清洗整理一次用户的输入之后再检索)
15. 你们这个 Agent 是直接调用模型api去做上层建设的对吧?那这里topk和temperature之类的参数怎么设置的(评估场景对生成能力的需求,期望是主观还是客观,针对具体场景调整取效果最优的值)
16. 这里为什么 temperature 调低之后输出就会更加确定呢?在模型底层结构层面他是怎么处理的?(softmax概率分布,温度降低的时候llm在softmax前将logits除以更小值,放大可选项的分数差异,让选择更确定)
17. 算法题,一个数组满足先升后降,查找target,尽可能的降低时间复杂度(直接说思路,没让写代码,二分)
18. 现在在哪?什么时候能入职?你还有什么想问的?
19. 反问:
a. 从您整轮面试的过程中看,您觉得我有哪些可以继续提升的点/改进的点?(给面试官整笑了:你这是在直接要反馈了。不过还是讲了很多,人太好了)
b. 一共几轮面试
全部评论
(3)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