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一位粉丝的提问,华为OD这么差,为什么大量的985/211还往里面冲?
接下来把粉丝的具体提问和我的回复分享给大家,希望也能给一些类似情况的小伙伴一些启发和帮助。
同学提问:
说华为OD这么差,为什么985/211还会去?甚至我看网上说的真人真事,连上交的本硕计算机专业的都去了OD,这样的学历去OD是他们大学摆烂了才去的,还是现在的行情真的有这么差劲呢?
Yt回答:
华为OD这么差,华为OD你从哪些现象得出来差啊?他是拖欠工资了,还是对应没有给你升职加薪的机会,还是他不做产品,还是对应进去之后给你洗脑了,他有没有?他应该没有吧。我认为华为OD来说,他薪资很低吗?他也没有吧。网上很多人说华为OD差,你的信息来源于哪里?他有没有一个准确性?他到底差在哪里?很多朋友说那个就是网上有些人,你站在这个角度,世界没有一个好人,包括世界没有一个组织是好的。我是认为我们去评价一个企业它好与不好,我认为不是单纯的来说你去看他的黑,有人说这么差,或者说有人说不好。那我认为大家各位你就站在你的角度,我认为依旧有很多人说你不好。
那这个东西能这么去考虑问题吗?这明显作为一个智商健全的人,应该考虑问题不会这么单一。应该不会是说通过别人网上有些信息说,包括有些人在里面待的不是很好,你要发现他每一个团队都会有。我认为华为OD他来说,可能大家认为它不是华为的正编,但是请注意这个过程中它确确实实给的薪资以及包括涨薪也好,做的技术也好,那确实它都不是很弱。在这一点我认为这个差这个字应该和华为OD它是很难划等号的,至少来说华为OD这一家企业来说,我希望大家后面你自己如果有机会创业,你要做一家好企业,你知道有多难。真的来说,你只要把这些企业做到盈利,能够盈利,能够整个公司的人养活,你就知道有多不容易。你要知道华为OD能够做成这个样子,那是相当相当的不容易啊。
那还有朋友说为什么很多985/211都会去,甚至我看到网上上交的本硕计算机专业的都去OD,这样的学历去OO是有点摆烂才去的吗?首先在这里把OD和华为分开讲,OD是华为的一种编外,其实来说OD是有机会转正的,只是现在的情况是什么,人太多。所以来说你发现这个转正的这个HC它比例没那么多,这就导致了大家后面对于社招进华为,19级以上基本只有OD,除了极少数的有可能社招有正编的HC之外,其他的都是OD。就是你可以想想你进华为没有其他的渠道,大家都一样,没有渠道,我唯一能转正的可能是内部转正。那所以这个东西你后面去华为,给的薪资跟华为正编也差不多,只是可能说这个名字叫华为OD而已,就是这个情况。
那后面来说有朋友说这样的学历去OD有点摆烂吗。我认为这一点不是说摆烂,而是可能大家有些朋友也是没得选的。如果真的说自己有更多好的offer,我手里几个offer,比如腾讯、阿里、字节,然后加上微软,我怎么可能会去选华为OD是吧。如果有更好的选择,我也不会去选这个路,但是只是说大家是没有,不是摆烂,而是我认为大家能够选择华为,反而来说体现出来这是一种上进的表现。这个上进可能是说对自己以前不上进,现在突然间我还是找个工作,对比而言来说。
还是现在行情真的差吗?那现在行情我跟大家讲,如果这个哥们提这个问题啊,你后面可以自己找工作试试。真的很卷,真的很卷。就是比如说35岁以上,你有四段工作经历以上,再加上你的学历一般,你会发现那个找工作是多么多么难,面试机会都不一定有。如果你比如说像这种应届生的朋友,你找工作,学历一般的朋友,那你发现投递出去之后,面试机会都很少。那真的很差吗?我不知道,但是真的来说很卷,人很多。
总结:
一、华为OD的客观评价
- 薪资与机会:薪资竞争力:华为OD薪资水平与正编相当,且技术方向(如云计算、存储)与正编团队无异,并非“低端岗位”。转正通道:OD员工可通过内部考核转正,尽管当前因HC收紧比例较低,但仍存在机会。
- 市场定位:社招主流入口:华为社招19级以上岗位几乎全为OD编制,正编HC极少,OD已成为高学历人才进入华为的主要途径。
二、高学历选择OD的核心原因
- 就业市场现状:竞争激烈:2024届互联网大厂校招HC缩减30%-50%,985/211学生面临“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稳定性需求:相比中小厂裁员风险,华为OD背靠大厂业务,稳定性更高。
- 现实选择逻辑:学历内卷下的妥协:上交本硕等顶尖学历学生选择OD,并非“摆烂”,而是因头部大厂(如腾讯、字节)算法岗要求顶会论文+实习背书,开发岗需3-5年经验,OD成为“保底选项”。职业跳板价值:OD经历可作为后续跳槽背书(如转正后社招进阿里P7),优于中小厂履历。
三、对“行情差”的辩证分析
- 结构性矛盾:岗位分布失衡:高端岗(如AI算法)要求极高,低端岗(如业务开发)薪资倒挂,中端技术岗(如OD)成为学历内卷的缓冲区。企业降本策略:华为等企业通过OD模式降低用工成本,非单纯“行情差”而是企业策略调整。
- 个体差异:能力与岗位错配:部分高学历学生因缺乏实习/项目经历,被迫选择OD;另一部分则主动选择OD作为技术跳板(如从OD转华为2012实验室)。
四、最后
- 理性看待OD:华为OD≠“差”,其薪资、技术、稳定性均优于多数中小厂,是学历内卷下的务实选择。
- 职业规划建议:短期:OD可作为职业跳板,但需在2年内争取转正或积累核心技术(如分布式系统、DPDK)。长期:若未转正,OD经历+华为主航道技术(如5G协议栈)仍可为后续冲击外企/独角兽提供背书。
计算机相关专业就业求职学习路线/offer选择/职业规划建议
工种浩:程序员yt (学习就业困惑?我们来为你答疑解惑!)免费投稿 投稿必回
全部评论
(6)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