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各家陆续开奖,我也做出了最后的选择决定留在这个自己实习了四个月的地方(并且不走后端了)。回想持续了三个月的秋招不免有些恍惚,既然最后留在这那我秋招的意义何在呢?这段时间实习秋招双抓的心理生理双重高压的结果又是否让我满意呢?趁着今天是lastday没有多的需求,和大家说说心里话。
首先是想聊一聊为什么会决定留这边,薪资当然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但是互联网后端也不乏给我开了更高更诱人的薪资(特别感谢bilibili和元戎启行,太有诚意了,hr也特别好沟通),要放弃一年好几万的差距也是需要我下不小的决心。做这个选择的契机,我觉得是之前面字节电商的时候,面试官问我的一些问题。他说,你学历这么好的为什么还要来互联网后端这个夕阳行业,你真的深入研究过ai coding吗,你知道他们的能力到底有多强吗,你能比得过他们什么地方你就想做这方面。在当时被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只觉得面试官在羞辱我,他在打击我对后端开发的兴趣,在质疑我对后端开发的能力和决心。所以面试完我特别生气,我在自己的小群和大家说,这字节面试官真的有病啊巴拉巴拉巴拉,骂了很久。
但是事后,我很认真的想了想他说的话,其实并无道理。其实自己在实习阶段就多有借助cursor去进行一些需求的完成,虽然达不到说让cursor彻底替代我,但是不得不承认他在很多地方做的比我好,甚至是我有些时候需要听取他的意见来改进自己的代码逻辑,甚至是处理一些比较困难的bug。我虽然有信心自己可以在工作之后不断学习超越现有的ai编程能力,但是我仍然没有那个底气可以保证自己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可以成为公司不可替代的那个核心人物。降本增效的现在,裁员是悬在互联网从事者们头上的一把大刀,我们不一定会被ai取代,但是却可能因为成本问题被优化,无论你是不是校招生。
除此之外,今年秋招的形式也非常的不容乐观,也许可以看到xhs字节给出的超级大包让后端的人很兴奋(其实也没那么大),但现实是99.99%的人和这些都没有关系,手上还是被分配了个大白菜。更有甚者花半年时间准备后端,背八股刷题,最后依然没有任何offer,哪怕去当黑奴也愿意。。。。其实说实话,面试真的和技术半毛钱关系都没有,纯纯就是看面试官的感觉,甚至就是看他的心情来行事,你准备的那些东西只是提高了你中奖的概率。校招竞争的激烈不说,我更感慨的是,我从许多面试官脸上都看到了非常严重的疲态,这是我在米哈游很少见到的,在这边就算是和我一样做最基础的代码开发的同事,大家平常也是有说有笑。甚至就算是我一个因为重要任务经常周末加班的同事,精神状态也特别好,完全看不到一点我在互联网后端面试遇到的疲态(特别是字节和xhs)。我承认我看到的也许存在幸存者偏差,但是这就是这个秋招直观让我感受到的。
所以想到这些之后,我也开始反思自己是否真的“热爱”后端。其实我觉得提出热爱这两个字我就想笑了,谁会想天天去对接接口天天去调数据库做一些烂活,如果你每天对于这些很繁琐的事情会产生热爱的心理,那你大概也是个神人。说白了我们都是为了钱去的,但是后端真的钱多吗?多,但是你拿不到啊。你不一定到得了那个天花板。我说实话其实现在很多人走后端就是一个从众心理,也就和现在一些还没入行然后一开始就想去做大模型应用开发的人一样,懂了一点点就觉得自己会很多,然后就草草做下了方向这个如此重要的决定,最后学了一堆东西发现自己学历就被卡了第一步,最后无奈转后端又发现学的东西不一样,然后苦命挣扎。最后的结果就是什么人都来后端了,彻底的供远远大于求,很多人都找不到工作或者被企业当黑奴用也要默默接受。
那么这样一个你不热爱,还不一定给的高,还累的死的后端开发,凭啥要去?
我觉得我秋招最大的收获就是思考明白了这件事情,让我更加坚定的选择去做游戏,选择去做自己热爱的事情,做自己喜欢做的品类,摸自己喜欢的🐟。虽然我知道,游戏行业也特别卷,也会有很多的加班很多的oncall很多的没有那么好的点,但是在别人给予我的项目很高的评价的时候,这种成就感是我在后端工作中得不到的,也是会成为我以后一直努力的动力。
最后,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我在米哈游感受到了我理想中大家一起为了一个目标去努力的氛围。最吸引我的其实还是米哈游一直以来的愿景,有米选米真不是空谈。
所以,希望,技术宅拯救世界
全部评论
(20)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