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行三个正整数 n,m,k,分别描述平面图中的点和边,以及开采计划的个数。接下来n行,第 i行(i=1,2,… ,n)有两个整数xi, yi, 表示点i的坐标为(xi, yi)。接下来m行,第 i行有两个正整数a,b,表示点a和b 之间 有一条边。接下来一行若干个整数,依次描述每个开采计划。每个开采计划的第一个数c指出该开采计划由开发区 域组成的多边形边界上的点的个数为d=(c+P) mod n + 1;接下来d个整数,按逆时针方向描述边界上的每一个点: 设其中第i个数为zi,则第i个点的编号为(zi+P) mod n + 1。其中P是上一个开采计划的答案中分子的值;对第1个开采计划,P=0。
对于每个开采计划,输出一行两个正整数,分别描述分子和分母。
9 14 5 0 0 1 0 2 0 0 1 1 1 2 1 0 2 1 2 2 2 1 2 2 3 5 6 7 8 8 9 1 4 4 7 5 8 3 6 6 9 4 8 1 5 2 6 6 8 3 3 0 4 7 1 3 4 6 4 8 0 4 3 6 2 3 8 0 4 6 2 5 0 4 5 7 6 3
输入文件给出的9个点和14条边描述的平面图如下所示:第一个开采计划,输入的第1个值为3,所以该开采计划对应的多边形有(3+0) mod 8 +1=4个点,将接下的4个数3,0,4,7,分别代入(z_i+0) mod n + 1得到4个点的编号为4,1,5,8。计算出第一个开采计划的分子为1,分母为1。
类似地,可计算出余下开采计划的多边形的点数和点的编号:第二个开采计划对应的多边形有3个点,编号分别为5, 6, 8。第三个开采计划对应的多边形有6个点,编号分别为1, 2, 6, 5, 8, 4。第四个开采计划对应的多边形有5个点,编号分别为1, 2, 6, 8, 4。第五个开采计划对应的多边形有6个点,编号分别为1, 5, 6, 8, 7, 4。
对于100%的数据,
,
,
。
所有开采计划的d之和不超过
。保证任何开采计划都包含至少一个开发区域,且这些开发区域构成一个连通块。
保证所有开发区域的矿量和不超过
。
保证平面图中没有多余的点和边。
保证数据合法。由于输入数据量较大,建议使用读入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