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虫是远古时代的生物,时隔几千万年,千年虫早已从地球上销声匿迹,人们对其知之甚少。考古生物学家最近开始对其有了兴趣,因为一批珍贵的千年虫化石被发现,这些化石保留了千年虫近乎完整的形态。
理论科学家们根据这些化石归纳出了千年虫的一般形态特征模型,并且据此判定出千年虫就是蜈蚣的祖先!但科学家J 发现了实际与理论的一些出入,他仔细的研究了上百个千年虫化石,发现其中大部分千年虫的形态都不完全符合理论模型,这到底是什么因素造成的呢?理论科学家 K 敏锐的指出,千年虫的形态保存在化石中很有可能发生各种变化,即便最细微的变化也能导致它不符合模型。
注意:足不能退化成三角形(即底边的长度均大于零),躯干两侧足的数目可以不一样。(如上图,左边有4 条足,右边有5 条足)
可见,x-y 直角坐标系内,躯干和所有足组成的实心区域的边界均平行或垂直于坐标轴。为了方便,我们假设所有这些边界的长度均为正整数。因此可以认为每个千年虫的躯体 都由一些单位方格拼成。每个单位方格都由坐标(x,y)唯一确定。设头尾之间的距离为n,则我们可以用2×n 个整数来描述一条千年虫B(如右图):将B 沿平行x 轴方向剖分成n 条宽度为1 的横条,每个横条最左边一格的x 坐标设为Li,最右一格的的x 坐标设为Ri。则 (n,L1,L2,..,Ln,R1,R2,..Rn)就确定了一条千年虫。
由于岁月的侵蚀,在实际发现的化石中,千年虫的形状并不满足上面理论模型的规则,一些格子中的躯体已经被某些矿物质溶解腐蚀了。地质、物理、生物学家共同研究得出:
倘若满足上面五条,我们仍然可以用(n,L'1,L'2,..,L'n,R'1,R'2,..R'n)来描述一个化石里头的千年虫的形态。其中L'i≤R'i。
第一行为一个整数n;
以下n 行,每行两个整数,其中第i 行为两个整数L'i,R'i,用一个空格分开;保证输入数据合法。
仅一行,为一个整数,表示最少代价。
30%的数据 n≤100, 0≤L'i≤R'i≤100
50%的数据 n≤1000, 0≤L'i≤R'i≤1000
70%的数据 n≤100000, 0≤L'i≤R'i≤1000
100%的数据 n≤1000000, 0≤L'i≤R'i≤1000000